学校:坞根镇中学 设计者:狄婵 课题名称:母亲河——黄河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独立运用地图、图片和资料提前掌握“母亲河”相应的知识要点。 (2)进一步培养学生看图、读图和分析资料能力,做到“胸有成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启发、滚动复习、问题解决和课后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能够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出“母亲河”对经济活动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影响。
(2)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结合已学知识,理清课与课间的逻辑关系,建立知识体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并重,树立“理性爱国”思想。
(2)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3)学会用“辩证”的思维分析“母亲河” 的利弊影响。 重难点:
学习重点:黄河含沙量特别大及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
“母亲河”的基本概况和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
学习难点:黄河、长江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它们的治理和开发。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8、P19教材和图5-25,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___________,呈巨大的___字型,注入___海,全长_______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 (2)黄河流经省区
(3)看下图填充①是 河,② 河,在图中用红笔标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桃花峪。
(4)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A ,B ,C ,D 。
自主探究:
导入:张明敏版本《龙的传人》FLASH
问题探究:
1、记住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干流流经的省区及地形区的名称
2、在图上找出并记住黄河的主要支流洮河、湟水、汾河、渭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内蒙古河口镇和河南省桃花峪
3、知道龙羊峡、三门峡和小浪底等工程的名称及分布 4、理解黄河“母亲河”的奉献
5、理解黄河“地上河”的形成原因和造成的危害 6、住治理黄河的关键和根本 7、知道治理黄河的措施及取得的成就
师生互评:
一:学生小组互评 二:教师评价学生 三:学生总结
当堂练习:
1、黄河发源于 高原,依次流经 高原、 高原和 平原。
2、 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着之一,并在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 平原和 平原。
3、黄河 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4、有关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河长度和入海水量均居我国第二位 B黄河下游流经平原因此多支流和湖泊 C黄河上中游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D黄河携带的泥沙主要来自于下游 5、兼跨黄河中下游的省区是( )
A山东 B陕西 C山西 D河南 6、下列平原中,属黄河主要塑造的是( )
A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成都平原 D东北平原 7、黄河在下列哪个省区入渤海
A内蒙古 B河南 C山东 D河北 8、在陕西省注入黄河的支流是 A洮河 B渭河 C汾河 D湟水
9、黄河下游的“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他有什么危害?
10、治理黄河的关键和根本各是什么?
自我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