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总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实作工时 2、工伤事故 3、全员劳动生产率4、工业总产值 5、劳动保护 6、社会保障7、生育保险 8、人工成本 9、工业净产值10、工业增加值 11、劳动关系 12、劳动争议13、劳动效益 14、职业病 15、名义工资二、填空题
1、评价企业工资分配制度的优劣原则是 和 。
2.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综合评价的设计原则是: 1) ;2) ;3) ;4) ;5)
。
3.企业人力资源素质是指人在劳动中运用劳动能力综合水平的高低
程度,它包括 和 两个方面。4.日历工日可分解为 和 两个部分。5.职工教育按学习形式分组,通常分为 、 、和
三类。
6.为了避免人力资源统计的重复和遗漏,各企业原则上应按“ ”的办法进行统计。
7、企业人力资源总量指标,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用 1
和 两个指标来反映。
8.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规定,工业企业和建筑业企业内部劳动岗位划分为:1) ;2) ;3) ;
4) 和服务人员以及其他人员。9.工业增加值是由企业新创造价值(V?M)和 10.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态不同,分为: 和 。
、 等组成。、11.分子分母不能互换的相对指标有 、 。12、重大损失事故经济损失是 损失在
日。
万元 ; 重伤事故的工作日
13、综合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不同分为
、
、
。
:
14.销售利润率计划规定8%,实际为12%,超额完成计划 ;劳动生产率计划规定比去年提高5%,实际比去年提高5.5%,完成计划 的 ;
15.某市报告期全市职工平均年工资为5500元,基期为5000元,同期该市的消费品价格总指数为105%,则实际工资增加 元;平均工资指数 ;实际工资指数 。(结果保留5个有效数字)
16.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分析方法;
有:1)
2) ;3)
2
; 4) ;5) ; 6) 以及预测分析法。
17、某企业16日开工,全部人数为500人,该月有30天。则该月平均人数为 。
18、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 、 和 等内容。19、企业人力资源个体素质包括体力、智力、健康状况、文化程度、性别和 、 、 。20、我国法定规定每月工作日为 天。三、单选题
1、劳动生产率的固定组成指数
是(
111)
?qTTA、??qT?T1111
01?qTTB、??qT?T1011
00?qTTC、??qT?T1
00?qTTD、??qT?T1001002、劳动争议件数与劳动争议处理件数的关系为( )
A、期末未完结件数+期初申诉件数=本期处理件数+本期未完结件数
B、期末未完结件数+期初申诉件数=期末处理件数+期未未完结件数
C、期初未完结件数+本期申诉件数=期末处理件数+本期未完结件数
D、期初未完结件数+本期申诉件数=本期处理件数+期末未完结件数
3
3、企业人力资源统计研究的范围是( )。
A企业生产过程的诸现象 B企业人力资源的诸现象 C 企业管理的诸现象 D企业经营过程的诸现象 4、月平均人数是( )。A指月中人数
B指报告期人数总和
C指月初人数
D指报告月内平均每天拥有的人数
5、衡量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智力水平 B体力与智力水平 C体力水平
D文化水平
6、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综合评价的设计原则不包括( )。A主导因素原则 糊灰色原则
7、工作时间构成中最重要的和最核心的部分是( )。A制度工日数
B出勤工日数
C 全部实际工作工日数
B定量化原则 C个体性原则 D模
D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8、法定的劳动时间总量是( )。A制度工作时间
B日历工作时间
C加班加点工作时间
D 全部实际工作时间
9、设每天制度工时数为8小时,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8×出勤工日数≥出勤工时数 时数
C8×出勤工日数=出勤工时数 勤工时数
4
B 8×出勤工日数<出勤工
D8×出勤工日数一定不等于出
10、下列不属于反映工伤事故规模的指标是( )。A工伤事故的次数 B每千名职工的工伤人数 工日
D工伤人次数
C工伤歇工
11、基本工人劳动生产率一定时,若辅助工人占生产工人的比重增大,则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可大可小
12、单位时间内规定的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标准,称为( )。 A工时定额
B工作定额
C产量定额
D服务定额
13、企业劳动条件失常增耗规定工时的比重指标为( )
(Q?Q)?(t?A、
?T1'11n'?tn) B、
?[(Q?TQ1?tn1C、??T112
n1'?Q1')?tn?Q1'?tn]D、
?Q?t?T??T??T??T13414、企业人力资源考评的总量指标常用( )表示。
A 年初人数 B年末人数
C年平均人数
D年中人数
15、劳动报酬的具体表现形式是( )。
A货币
B实物
C货币和实物
D工资
16、当货币购买力水平下降时,实际工资水平与名义工资水平的关系是( )。
A实际工资大于名义工资 B有时实际工资大,有时名义工资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