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狂人日记》作者:鲁迅
1、狂人在医学上得了什么病?痊愈暗示了什么样的结局?
迫害狂 狂人的病愈和候补意味着狂人反抗的失败和倒退,意味着狂人回归到传统的队伍中。这与日记的结尾处“救救孩子”的希望的呐喊构成了一种消解.这是一个非常悲凉和绝望的结局。 2、《狂人日记》只是疯子的呓语吗?“疯子”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的象征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 3、小说为什么在序言部分用文言文而正文部分用白话?
因为鲁迅是借“狂人”来写白话的,也只有狂人,才用白话文来写,而序中的“我”是一个传统的读书人,是“正常人”,当然是用文言文来写了,以文体的不同来体现立场的不同。小说要揭露封建礼教的罪恶、批判麻木愚昧的国民性,文言文既是其产物,又是害人的帮凶,用它为载体具有暗示和讥讽效果。再者,鲁迅先生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开白话文之先河,却又不免受到文言文的影响,因此在这篇作品中文白相间。
②《沉沦》作者:郁达夫 1、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孤傲自怜、敏感自卑、孤独苦闷、忧郁感伤 2、如何理解文中的病态性心理描写?
遇到女学生慌乱——自悔 在被窝里犯的罪恶——羞愧、恐惧
偷看旅馆主人的女儿洗澡——怕得非常,羞得非常,喜欢得非常。
在野外偷听一对男女幽会——“你去死罢,你去死罢,你怎么会下流到这样的地步” 踏进妓院大门——“我已变成了一个最下等的人了”
作品中性的苦闷、生的苦闷和社会的苦闷有机地交织一处。对民族贫弱状况的意识加强了青春期的性苦闷,而性的苦闷反过来又加强了对民族贫弱状况的自觉意识。这种苦闷因此而带有强烈的呼唤“个性解放”的时代特征和渴望祖国强大的爱国热情。
在五四时代的青年中,这种苦闷具有普遍性,然而,他们看不到自己的出路,甚而无法诉说自己的苦闷。郁达夫用惊世骇俗的语言说出了他们的苦闷——性的苦闷和生的苦闷,人生思考的苦闷,独战社会的苦闷。
3、小说中塑造的艺术形象——零余者
他们是遭受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平民知识分子,是清醒的弱者。他们对现实不满却又无力抗争,因此他们感伤忧郁、自怜自叹,以种种病态的行为以示对社会的反抗。但这种表像底下隐藏的是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渴望祖国强大的热情。零余者形象展现了五四一代青年较为普遍的心声。
③《断魂枪》作者:老舍
1、沙子龙为什么“不传”断魂枪?
世界变了、时代变了,曾经引以为豪的一切突然变成了闹着玩的笑话。凉滑的枪杆顶不过热的枪口,个人的坚持顶不过时代的变化。清醒而务实的沙子龙选择了随着时代而改变,而他的“不传”或许只是对断魂枪的尊严的维护,与其变成一个笑话,不如带着旧日的骄傲一起进了棺材。 2、为什么是“断魂枪”?
本是使人断魂的枪,现在却是断了魂的枪。这枪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象征,然而“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不可挽回的走向失落。个人在剧烈变动的时代中无能为力,只能留恋而无奈的告别过去的世界,伤心欲断魂。
④《边城》作者:沈从文
1、作品怎样描写老船夫和翠翠的性格特征?
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是作者倾注“爱”与“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翠翠来到人间,便是爱的天使与爱的精灵。她爷爷把她领大,一老一少相依为命。她既是爱情的女儿,又是大自然的女儿。在她身上“天人合一”,她是美的精灵与化身。
爷爷保有着中国传统的美德,他对孙女翠翠亲情无限。为翠翠的亲事操心担忧,尽力促成翠翠爱情的实现。在生活上,对翠翠也是无比关怀,不让翠翠坐热石头,惟恐翠翠生病;在感情上尽力体谅翠翠的心思,翠翠忧伤寂寞时为她讲故事、说笑话、唱歌。他也是淳朴厚道却也倔强的老人,他为翠翠美丽而自信骄傲,为了翠翠嫁一个好人家,他不计地位的贫寒低贱,内心凄苦忧虑与责任自信交错。
2、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翠翠的爱情悲剧。
第一,翠翠对爱情的追求完全是被动的。第二,翠翠依赖性过重,独立性不够。第三,翠翠纯洁可爱的形象使得人们纵容了翠翠任性、撒娇的性格。第四,周边人对翠翠的喜爱促使翠翠没有养成自主独立的性格。
PS:1、淳朴自然的人性之美、真挚善良的人情之美。
2、人生的孤独感与悲剧意识。边城中无处不在的孤独感象征着湘西文化的处境。在自然美好的生活状态下,作者也意识到了湘西人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悲剧。在外部世界的影响下,湘西文化也不可避免的走向崩塌。
3、《边城》的艺术特色
1)以清淡的散文笔法精心勾画出一幅湘西风景图和风俗画,创造出独特的审美意境,酿就了对应于其理想人生形式的清新淡远的牧歌情调。
2)重视创作主体情绪的投入,追求小说的抒情性,使小说具有诗化的特征。 3)语言风格古朴简约、清新生动,具有独特的风貌。
⑤《金锁记》作者:张爱玲 1、《金锁记》的主题。
描写一个正常的女性在情欲得不到满足及金钱的诱惑下,产生的性格畸变。这个畸变的过程映衬出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封建家庭制度下女性的历史,和男权社会中女人的生存状态。 2、《金锁记》的艺术特点。
1)独特的创作风格
张爱玲的小说既有传统小说叙事套路的痕迹,又带有现代小说的创作手法。暗示、象征、隐喻,显示出现代小说的特征。
2)具有象征意味的独特意象 月亮→女性 3)细腻的心理描写
利用暗示,把动作、言语、心理三者打成一片。
⑥《受戒》作者:汪曾祺 1、汪曾祺小说的艺术风格。
a随笔化的小说形式。情节淡化,结构松散,运用散文笔调,在平和淡泊的叙述中呈现日常生活的状态并营造出诗意的氛围。
b风格清淡流畅,在近乎平淡的文字中氤氲出动人的情感。
c侧重于表现俗世民间的健康自然的人性,呈现出作者深刻的民间价值立场。 2、小说中写到和尚打牌吃肉娶老婆,作者是怎样的态度?
《受戒》通过一个世俗化的佛门故事,描写了普通人的人生欢乐,表达了对纯朴的民间日常生活的肯定与赞美,同时也含蓄的表现出对清规戒律的否定和批判。小说是农家孩子明子当和尚及其朦胧的爱情。
⑦《红高粱》作者:莫言
1、红高粱——旺盛的原始生命力的象征。 2、小说的叙事特点——陌生化的叙事
a叙事时间的自由穿插。在伏击日本汽车队这一故事主线中,不断插入其他的事件。在叙述中意识的流动,时间顺序的颠倒错乱,使得流畅的情节出现陌生化的效果,迫使读者无法沉浸到故事的情节中,从而能更理性的去触摸人物的灵魂。
b叙事视角的自由转换。不受限制的第一人称叙事,自由地在豆官视角和旁观者视角之间转换,自由出入于主观感觉世界和理性世界之间。
c历史叙事的民间立场。打破了一直以来的主流话语的叙事模式,以民间的视角建构起自己的叙述和评价体系。
⑧《故乡的野菜》作者:周作人
1、周作人的风格有“叛徒”与“隐士”两种风格,早期的散文“浮躁凌厉”,体现了封建阶级的叛臣逆子的战斗姿态。后期的散文“冲淡平和”,将知识、哲理、趣味融为一体,表现出深厚的艺术功力,是散文小品的经典代表。 2、散文特点:
a平和恬淡的抒情。有意淡化内心的情感,通过含蓄、隐而不显的手法表现出来,给人一种宁静、质朴、幽远的美感。
b飘逸洒脱的文笔。
文字平淡而从容不迫,不刻意雕琢,读来如话家常又耐人品读。 c丰富的知识和闲适的情趣.
从乡间野菜到信手拈来各种文献记载,从浙东民俗到日本俳句,由野趣到雅趣,流露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赏花品草的闲适意趣。
⑨现代派诗歌《雨巷》作者:戴望舒
1、现代派诗歌在创作内容上,现代派诗人较多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书写自我情绪与感觉,较少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在艺术追求上,现代派受新月派和象征诗派的影响,注重意象的表达,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表达情绪,使情绪意象化。 2、《雨巷》的古典意象:丁香 油纸伞 雨巷 3、《雨巷》的艺术特征:
a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多重意象构成具有象征性的整体意境,体现出作者迷惘、伤感又带有期待的朦胧情怀。
b富于音乐性。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叶圣陶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郭沫若与二十年代新诗
郭沫若《女神》出版,从此确立了郭沫若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标志着中国白话新诗的成熟。《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 《凤凰涅槃》《天狗》
1、火山爆发式的激情和狂飙突进的气势。诗歌体现了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充满了叛逆的精神和创造的热情,集中体现了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民主思想。
2、绝对自由、绝端自主的诗歌形式,完全服从诗人感情自然流泻的需要,诗情酣畅淋漓。 3、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4、诗歌中的泛神论思想。否定神明、蔑视权威、充分表达了对自我的崇尚和对自然的礼赞。正契合了五四时期个性解放、人格自由、崇尚自我的时代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