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物理量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课桌高度约为1.5m
B.一个初中生的质量约50kg C.洗澡水的温度约为10℃
D.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Hz~200Hz之间的声音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钢尺振动发声,该实验是探究“什么因素决定声音的响度” B.乙图鼓面振动发声,轻敲和重敲时发出的声音音调相同响度不同 C.丙图工人戴耳罩是为了阻止噪声的产生
D.丁图洒水车工作时不停地播放音乐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3.下面给出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衣柜中樟脑丸放久了变小了
B.寒冷的冬天玻璃窗内表面出现冰花 C.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后变少了
D.夏天冰冻冷饮杯外壁擦干后又出现小水珠
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成因是由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日偏食 B.
海市蜃楼 C.
筷子“折断” D.
水中倒影
5.同学们对身边光学知识进行了讨论.下面的讨论有一项不符合实际,它是( ) A.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利用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C.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D.使用投影仪时,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都相同
C.由v=得知,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用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越小,表示物体运动得越快
7.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很快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该过程中( )
A.一直吸热且状态不变
B.一直吸热且由固态变为液态 C.先吸热,后放热;先熔化后凝固 D.先放热,后吸热;先凝固后熔化
8.如图所示,该图象表示的是将某固体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物质是晶体
B.该物质熔化共用了5分钟
C.该物质的凝固点是﹣50℃,沸点是100℃
D.该物质在BC和DE段都在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9.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
A.甲车的速度最快
B.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向后运动 C.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是静止的 D.以乙车为参照物,则丙车是静止的
10.如图所示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盐水和煤油.(盐水的密度
3333
1.1×10㎏/m,煤油的密度0.8×10㎏/m)根据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 )
A.甲杯是煤油,乙杯是盐水 B.甲杯是盐水,乙杯是煤油 C.乙杯是煤油,丙杯是水 D.乙杯是水,丙杯是盐水
1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了如下记录:当物距u1=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u2=20cm时,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下列判断该凸透镜的焦距中最精确的是( )
A.大于10cm,小于15cm B.大于15cm,小于20cm C.大于10cm,小于20cm D.大于10cm,小于30cm
12.分别由不同物质a、b、c 组成的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 物质的密度是a物质的两倍
33
C.c物质的密度是0.5×10kg/m
D.a、b、c物质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二、填空题(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相应的横线上,每空1分,共24分)
13.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 传入学生耳中的;我们经常说“男低音”、“女高音”,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病人做B超检查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 .
14.单位换算:
33
72km/h= m/s;1g/cm= kg/m.
15.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m/s,一束光与镜面成30?的角照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16.一个身高1.6m的人站在竖直放置的高1.2m、宽0.5m的穿衣镜正前方2m处(穿衣镜上沿与人头顶等高),他在镜中 (选填:“能”、“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若此人靠近平面镜,则他在镜中的像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 ℃.
18.寒冷的冬天,戴着眼镜 (选填“走进”、“走出”)暖和的教室时,镜片上会
出现一层小水珠,使人看不清物体,这一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过程叫 ,要 热.
19.水银的熔点是﹣39℃,则﹣38℃的水银呈 态,能否用水银温度计测量零下50℃的气温?答: (选填“能”、“不能”).
20.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4.1mm,24.2mm,24.1mm,25.2mm,24.3mm,其中一
次明显错误的数据是 mm,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mm.如图所示,被测木块的长度是 cm.
21.质量是54g的铝块,体积是20cm,则铝的密度是 g/cm.将这个铝块削
3
去一半,其质量是 g,密度为 g/cm.
22.甲、乙两种物质密度之比是3:2,质量之比是2:1,它们的体积之比是 .
三、作图题(23小题2分,24小题2分,25小题3分,共7分)
23.一束光射到空气与水的交界面上,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3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