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高三语文回归教材册册练?必修③
命题人:钟启文 做题人:钟亮虹 审题人:吴玉清 2012-12-6
第一单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嫡亲 纨绔 做揖 无精打采 B.杜撰 疯癫 蘖根 仔细端祥 C.玷辱 厮混 原委 放诞无礼 D.海滨 桅竿 躁热 遍体鳞伤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进入三层仪门,果见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 ,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在。
②新年才过,她从河边淘米回来时,忽而失了色,说刚才远远的看见一个男人在对岸 ,很像夫家的堂伯,恐怕是正为寻她而来的。
③这种鱼天生地要吃海里一切鱼,它们游得那么快,身子那么强健,战斗的武器那么好, 于没有别的任何的敌手。
A.别样 徜徉 以至 B.别样 徘徊 以致 C.别致 徜徉 以致 D.别致 徘徊 以至 4.对《红楼梦》中贾元春的判词《恨无常》一曲的顺序调整正确的是( )
①眼睁睁,把万事全抛 ②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③望家乡,路远山高 ④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⑤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 ⑥荡悠悠,把芳魂消耗 ⑦儿命已入黄泉
A.②①⑥③⑤⑦④ B.①③⑤②⑥⑦④ C.④②③①⑦⑥⑤ D.②①③④⑦⑥⑤ 5.可以概括宝黛初见时,两人亦喜亦惊的心理的一句诗是( )
A.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B.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文学常识填空。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_________》第__________回,作者是__________。它是我国__________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优秀古典小说。它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家族的__________为背景,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_______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课文以__________为中心事件,通过__________的所见所闻介绍了一大批主要人物。作者介绍人物有详有略,重点介绍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仅作外貌描写,连名字也没有点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只是介绍而并没有出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狰狞 万壑 桅樯 憔悴 B.攀援 金樽 茫然 峥嵘 C.渔樵 乾坤 戎马 尘埃 D.青冢 边赛 边关 抚膺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老屋确实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新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推倒啊! B.刚退居二线的老王抱怨说:“你看我才退了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提议,干杯! D.轮到中国选手申雪、赵洪博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二)阅读《琵琶行》一诗的小序,回答问题。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a.明年..秋( ) b.铮铮..然有京都声( ) c.穆、曹二善才..
( ) d.年长色.衰 ( )e.委身..为贾人妇 ( ) f.使快.弹数曲 ( ) g.曲罢悯然.. ( )h.因为..长句( )j.凡.六百一十六言.( ) ( ) 3.“左迁”“出官”“迁谪”等词涉及古代官职制度。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三个词都表示白居易被贬官降职。
B.“左迁”是贬官降职的意思,与之相反的是“升迁”“拜”“除”等。 C.“出官”是外出做官,不涉及官职升降。
D.“迁谪”是贬官的意思。“迁”是指官职的变化,“谪”是被罚流放或贬职的意思。
第三单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追亡逐北 因利乘便 弃甲曳兵 鸡豚狗豸 B.云集响应 嬴粮影从 深谋远虑 度长絜大 C.同年而语 就砺则利 用心躁也 巫医乐师 D.君子不齿 长弘化碧 俯首系颈 流血漂橹
第四单元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磅礴 漫游 兴高采烈 众说纷纭 B.隐蔽 闪烁 碧波荡漾 璀灿夺目 C.碰壁 撕打 各执己见 朝气蓬勃 D.陡峭 嬉闹 冰雪消融 神密莫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可是这次蜕皮后,它不再是“小乌蠋”的 了,从头到尾完全变了样。
②碧青深长的杂草,葱茏苍翠的树木,白的、红的、黄的、紫的花,好像都在欢迎它的 。 ③地球是我们的家,我们的母亲,人类是在这里 和成长的,是在这里成熟起来的。
④战斗游戏时,动物 地厮打,看似战斗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
A.原型 来临 诞生 密切 B.原形 来临 诞生 亲密 C.原形 光临 诞辰 亲密 D.原型 光临 诞辰 密切 4. 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爱因斯坦非常重视想象力,他说:“ , 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①想象力能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②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③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④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A.③①④② B.③②①④ C.①③④② D.②①③④
综合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2.下列词句中,有两个错别字.....
的一组是( ) A.俨然 迷罔 炮络 飞端瀑流争喧豗 B.放诞 骐骥 巉岩 巫山巫峡气潇森
C.驯熟 伶俐 踌躇 间关莺语花底滑 D.潦倒 杜撰 寒喧 空闻虎旅传霄柝 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成功 计日程功 抱怨 以德报怨 B.不凡 要言不烦 颜色 察颜观色 C.清秀 山清水秀 锤炼 千锤百炼 D.勾通 理解沟通 广义 集思广益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以苏东坡之才,治国安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期间的政绩就是明证。可是他太富于诗人气质了,禁不住____________,结果总是得罪人。他的诗名____________,但他的五尺之躯却难以见容当权派。____________,他都照例不受欢迎。
①不平则鸣,有感而发 ②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③冠绝一时,流芳百世
④流芳百世,冠绝一时 ⑤无论同党秉政,还是政敌当道 ⑥无论政敌当道,还是同党秉政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谈谈现代散文
中国现代散文,发端于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郁达夫曾说:“五四运动的最大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正是这种“发现”,沟通了我国新文学和世界现代文学的精神联系,奠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了“散文的‘心’”,具有划时代意义。散文的写作从此变得面貌一新:不仅由“白话”替代了“文言”,在“文字媒体”的使用上完成了一次全新的转换;而且,由“代圣贤立言”变为“表现自己”,从内容记写上实现了和世界文学的同步对接;同时,“文章”上升为“文学”,则又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现代散文石破天惊般的辉煌发展与巨大业绩,是继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后散文史上又一次思想、文体的大解放,大突破!
在散文里,真实而独特的写作“主体”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郁达夫所说的“‘个人’的发现”云云,其实指的正是走进散文之中的那个活生生的“自我”。在郁氏看来,文学作品都是变化了的作家之“自叙传”,散文当然更不例外。据此他指出:“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他这里所说的“个性”,还有林语堂此前所说的“性灵”,指的也都是这种“自我”。
散文是一种“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艺术。所谓“实”,指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等真实的客观外物。写作“主体”生活在社会现实里,处身于这些人、事、物、景的现实生活环绕之中,他自然会有所观照、感应,并产生出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映。因此,在散文中写出这些激活“主体”精神映射的“实生活”来就显得很有必要;它实在是营造作品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基石”,是构筑整座情感大厦必不可少的“铺垫”。
在散文的“实生活”层面上,作者所做的是“生活运动”。在这里,“真实”是绝对的要求。其记写应准确无误,取信后世,力戒虚构编织,矫情伪饰。散文的这种“纪实性”,是“文体”和读者之间千百年来所达成的一种信任“默契”,是不可率性改动的。
散文需要写“实”,但写“实”并非终极目的。散文的真正用意或精神是在铺垫好这些“基石”后,向情感、精神等“形而上”的领域大胆进发,构建出一个精神或心灵的大厦!而这即是写“虚”。写“虚”,又可向两方面发展:一是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着力,走客观、向外的路,主“理”,重哲理感悟,求思想深邃,以理智的深刻、明澈取胜——杂文、随笔等走的即是此路;二是在“人类自身”的观照上着力,走主观、向内的路,主“情”,重人性开掘,求心灵净化,以情感的明净、深沉动人——艺术散文走的即是此路。
5.下列对“现代散文”的有关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郁达夫认为现代散文是作家心灵的真实流露,它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更能体现作家的个性。 B.现代散文以白话代替了文言,在文字形式上实现了大的变革,从而和世界文学同步对接。 C.现代散文大大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使散文这种文体获得了思想的大解放而走向辉煌。
D.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个体对“自我”的发现,使现代散文不再只是“代圣贤立言”的文章。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文是虚实结合的艺术,它既要建立在作家的生活基础之上,又要写出作家的情感、精神。 B.现实生活是作家营造精神家园的基石,散文应该真实地表现这种生活,而不能矫情、虚构。 C.散文的用意是表现出人的精神感悟和情感世界,并以此打动人,所以写实并不是散文的真正目的。 D.杂文和随笔着力于表现“人与社会”的关系,艺术散文则着力于表现作家自身的情感世界。 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文意的一项是( )
A.现代散文由于对“自我”的肯定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先秦之后的古代散文却完全淹没了自
我,是没有“心”的应时之作。
B.郁达夫认为,文学作品都是变化了的作家的“自叙传”,因而他的散文都是其生活的真实再现,
没有虚构和想象的成分。
C.只有以开掘人性、净化心灵为要务的散文才会深沉动人,这样的文章虚实结合,有着特殊的艺
术魅力。
D.现代散文之所以广受读者喜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作家能依据“纪实性”原则,反映真实
的生活,表达真挚的感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