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溶液再生模块
5、基本算法原理
依据全热回收的热力学原理和测试进行通风、除湿、温度调节模块的热力分析和计算,依据传热传质原理进行该模块的传热计算。依据外螺旋管喷淋式逆流再生器的传热传质、热力学原理和测试数据进行再生器的设计和计算。 四、结束语
本课题研究一种新型溶液除湿全新风空调系统,它是采用有吸湿能力的盐水溶液直接与空气接触吸收空气中的水份,从而实现除湿的全新风空调系统。该系统包括通风、除湿、温度调节和溶液再生四大模块。
该空调方式避免了传统的冷凝除湿所带来的能源浪费,并可以利用低品位的热源(75℃以上)来驱动,具有较高的效率,同时可有效的解决空调环境空气品质问题。系统主要用于有低品位热源场合的空气调节范围。
该系统可有效的利用城市热力管网、热电厂、冶炼厂、钢铁厂、建材厂、化工厂、制药厂等产生大量的低品位废热并有空气调节的单位,实现以低品位废热来驱动空调系统,从而对整个国家的能源结构调整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该系统利用除湿和冷却完全分开的热湿独立处理的全新技术,可有效的避免传统冷凝方法中统一处理负荷带来热损失,初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由于该系统采用了全部室外新风的除湿干燥模式,且无冷凝水吹入空气调节房间,有效的保证了空调环境不会受到细菌和真菌等的污染,彻底解决了室内空气品质问题,尤其适合于人员多、空气污染重的医院、商场、会议室等场合;对有75℃以上废热的场合,除泵、风机消耗的极少部分的电能外,无其他运行成本,与传统效率最高的空调系统相比节约运行费用80%以上,节能效果十分巨大。
参考文献
[1] 李震,江忆,陈晓阳,等.溶液除湿空调及热湿独立处理空调系统[J].暖通空调,2003,33(6):26-29.
[2] 李惟毅,董岩,方承超.液体除湿系统的实验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0,21(4),391-395.
[3] 代彦军,余金娣,张鹤飞.溶体除湿空调的数学模型与性能分析[J].太阳能学报,1998,19(3),307-313.
[4] 袁卫星,袁修干,江忆.开式除湿冷却型空调系统理想性能分析[J].太阳能学报,2002,23(1),96-101.
[5] 袁一军.Genius湿能空调器[J].暖通空调,2000,30(3):46-47
附件14 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人数分配表
院(系)名称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材料与化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外语系 技术物理系 法政系 数学与信息科学系 国际教育学院 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 河南工程学院(联合办学)
人数 4 4 4 4 4 5 5 2 1 1 1 5 5 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