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一)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①动静结合。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②寓情于景。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试题分析】
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一般集中体现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如此题主要从借景抒情和动静结合的角度回答。
一、阅读下面这首晋诗,完成下面小题。
拟古(其七)
1
*** 陶渊明
日幕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歌竟长叹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花。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这是一首仿拟同类题材的古诗面创作的诗歌。本诗承袭了从屈原到《古诗十九首》,
再到曹植所形成的借“美人”来抒写自己情感的文学传统。
B.开头两句写春天日暮时分的景象,天空明净澄澈,春风轻柔温和,构画出一幅自然
春意融融、人物心旷神怡的沐春图,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C.在这美好的清夜,一位佳人一边饮酒一边唱歌,直到天明。良辰美最赏心乐事,四
美并具,写足了“信可乐也”的情绪,也为后篇的抒情蓄势。
D.五、六两句乐极悲来,写佳人唱完歌后发出长长的叹息,善感的心中酒出种种复杂
的思绪;如此的美丽春夜又能存在几时?自己的芳华又能保持多久?
E.这首诗具有隐喻的意味,结尾处佳人发出的对世间美好事物难以恒常的感喟,其实
也是作者的心声,显见归隐田园的陶渊明仍然难忘世事,内心并不旷达超脱。
2.“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花”两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岑 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注】①高冠:山谷名,岑参终南山隐居地。②一渔竿:古代许多隐士垂钓水滨,因而渔竿成为了隐士或者隐逸生活的一种标志。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2
②
①
***
A.“三十始一命”,“一命”是说官职来之不易,这让隐居耕读十载的岑参深感懊丧,感
到“宦情多欲阑”,做官的念头因此消磨殆尽。
B.颔联流露出对其初授官职的厌倦,官职卑微,本不屑为之,为生活所迫,却不敢以
此为耻,其无可奈何的心态,跃然纸上。
C.这首诗的颈联描写了河水涨起淹没采樵小路,山花怒放醉倚药栏的充满生机、秀丽
清幽的山野景象。
D.诗中的“吞”字写出了涧水淹没山间小路、恣肆无拘的情态;“醉”字则写出了山花
装点药栏、旁若无人怒放的情态。
E.全诗抒发了诗人做官赴任时对原来的隐居之地的留恋之情,表现了诗人不屑担任卑
微的官职的愤激之情。
4.尾联运用了那些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一、 1.BE
2.①运用叠词和衬托手法写景,用“皎皎”状月并以云相托,用“灼灼”写花,兼以叶相衬,生动传神地写出花月交辉的美好景象。(叠词和衬托,答出一种即可)
②运用比喻手法,以月和花之美来比佳人正值青春年华,靓丽动人,享受着生命和生活的美好。
③以乐衬哀,眼前如花似月的一切越美好,越能反衬出下面诗句“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所表达的抒情主人公的惶恐、失意和焦虑。 【解析】
本题考查诗句的表现手法。“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花”中“云间月”、“叶
中花”,既是月夜春景,又是对人生最美好酣畅的短暂时光的比喻。“云间月”和“叶中花”只是暂时的美好,不久的将来会怎么样呢?明月皎皎,将为云掩;灼灼叶花,终将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