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第三次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9 5:29:1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纳米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B.气球先膨胀后又变小

C.激光手电照射使纳米铁粉的着火点降低 D.锥形瓶中的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解析:C 【解析】 【详解】

Fe3O4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燃烧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纳米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Fe3O4,此选项正确;

B、纳米铁粉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空气受热膨胀,一段时间后,消耗氧气,装置内气体体积减小,会观察到气球先膨胀后又变小,此选项正确;

C、激光手电照射,能使温度达到纳米铁粉的着火点,而不是使纳米铁粉的着火点降低,此选项错误; D、纳米铁粉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锥形瓶中的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此选项正确。故

选C。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和铝在空气中都能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B.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都能作食品干燥剂

C.浓盐酸和浓硫酸都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浓度都会变小 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解析:D 【解析】 【详解】

A、铝在空气中都能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铁不能形成致密的氧化铁薄膜;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食品干燥剂,而氢氧化钠固体吸水易潮解,且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浓度都会变小,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由于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因此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X 2 17 Y 1 m Z 16 6 W 16 11 A.物质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反应后Z和Y的质量比为6:1 D.反应的Z和W的质量比为2:1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总质量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2+1+16+16=35g=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17+m+6+11,故m=1g。

Y物质反应前后质量未发生改变,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选项正确。

反应前后,X物质质量增多,Y质量不变,Z质量减少,W质量减少,两种反应物参加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则该反应为化合反应,选项错误。

反应后Z质量为6g,Y质量为1g,故反应后Z和Y的质量比为6:1,选项正确。

反应后剩余6gZ,则消耗的质量为16-6=10g。反应后剩余的W为11g,消耗的W为16-11=5g,故反应的Z和W的质量比为2:1,选项正确。 故答案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对于反应前后质量未发生改变的物质,可能作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完全与反应无关,所以首先需要通过密闭容积内质量守恒计算未知量的值。 4.在A+ B→盐+水的反应中,A和B不可能是( ) A.HCl和NaOH C.H2SO4和Fe2O3 解析:D 【解析】

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酸与碱、非金属氧化物与碱、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H2SO4+BaCl2=2HCl+BaSO4↓中没有生成水,故选D。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解析:D 【解析】 【详解】

A、中和反应的反应物要求是酸与碱,生成物要求是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a(OH)2+CO2=CaCO3↓+H2O,生成物是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故错;

B,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臭氧和氧的混合物,该物质中只含氧这一种元素,但它是混合物,所以不是单质,故错;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但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例如电子带电但不是离子,故错; 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两种物质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正确; 故选D。

6.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CO2和NaOH D.H2SO4和BaCl2

A.甲是SO2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D.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由上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三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SO2+O2【详解】

一定条件2SO3 。

A、由上图可知,一个甲分子是由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学式为SO2,选项A正确; B、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选项B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选项C错误; D、由上图分析可知,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选项D正确。故选C。 7.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变了 C.生成物的每个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解析:C 【解析】 【详解】

的个数比为1∶1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第三次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pr5i16o1j9acj39qpyw5s23r4b08q00ep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