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山东省青岛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含中考模拟卷5套》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4 14:55: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山东省青岛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如图所示,拉力F=125N,在10s内将重物匀速提升2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为6m C.拉力F做的功是250J A 【解析】 【详解】

B.物体重是375N D.拉力F的功率为25W

A.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nh=3×2m=6m,故A正确. B.W总=F×S=125N×3×2m=750J,W有用=W总×80%=600J,G物=C.W总=F×S=125N×3×2m=750J,故C不正确. D.P=

=

=75W,故D不正确.

=

=300N,故B不正确.

2.小明在实验室找到了甲、乙两'块凸透镜(f甲?2f乙),在探究其中一块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如图所示。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更换另一块凸透镜继续实验,则下列成像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A.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实像 D 【解析】 【详解】

B.等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

根据题意知道,其中一块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由于凸透镜成实像时,若u>2f,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此时若使用的是甲透镜,则u>2f甲,由于f甲?2f乙,所以当不

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更换另一块凸透镜继续实验,则一定是u>2f乙,即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若使用的是乙透镜,即此时u>2f乙,由于f甲?2f乙,所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更换另一块凸透镜继续实验,此时(1)可能u>2f甲,能成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可能u=2f甲,则能成一个清晰、等大烛焰的像; (3)可能2f甲>u>f甲,则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综上所述,无论现在使用的是哪种透镜,都不会出现u

3.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对于这一有趣现象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云和鱼都是实像 B.云和鱼都是虚像

C.云和鱼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云和鱼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B 【解析】

试题分析:水中飘动的云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看到的水中的鱼,由于光的折射,从上面看时,会感到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是鱼的虚像,所以选项B正确. 考点: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4.今年《流浪地球》影片大热,激起了同学们对航天科技的浓厚兴趣,选择某种物质作为火箭燃料的首要依据是

A.比热容大 B 【解析】 【分析】 【详解】

B.热值大 C.密度小 D.电阻小

作为火箭燃料必须是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故B正确,ACD错误.

5.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制作的“浮沉子”.当用力挤压矿泉水瓶子,可以看到矿泉水瓶内的小玻璃瓶下沉;松手,会看到小玻璃瓶又浮起来了.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它的浮沉,而且随着挤压力度的变化,我们还能控制小玻璃瓶悬浮在矿泉水瓶中的任一位置.关于“浮沉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力挤压矿泉水瓶时,小玻璃瓶内的气体密度不变且下沉 B.潜水艇的原理与“浮沉子”的浮沉原理相同

C.“浮沉子”下沉时,小玻璃瓶内的气体体积和下沉前相比变大了 D.“浮沉子”上浮时,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C.用力挤压矿泉水瓶时,瓶内空气被压缩,将压强传递给水,水被压入小瓶中,将瓶体中的空气压缩,体积变小,而气体质量不变,故密度变大,同时浮沉子里进入一些水,它的重力增加,大于它受到的浮力,就向下沉,故AC错误;

B.由题意可知,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都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浮沉的,故B正确; D.松开手,小瓶内水面上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浮沉子里面被压缩的空气把水压出来,此时浮沉子的重力小于它所受的浮力,因此它就向上浮;所以,此时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大小不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6.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给手机充电的摇椅,这种摇椅将摇晃产生的电量供给手机.下列实验与给手机充电的摇椅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 B.

C. D.

D 【解析】

摇椅能给手机充电,即整个过程的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说明给手机充电的摇椅与发电机的原理相同,即是电磁感应现象;AB、这两幅图分别是奥斯特实验和电铃,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 图中的实验说明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是电动机的原理;D. 图中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是发电机的原理,与给手机充电的摇椅工作原理相同.故选D.

点睛:(1)可充电摇椅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摇椅转动时,使线圈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了感应电流,给手机充电.(2)逐个分析下面四个选择项中各个设备的制成原理,将两者对应即可得到答案.

7.一根没有绝缘皮的铜线电阻为R,要使这根接入电路的导线电阻变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增大导线两端的电压 C.将导线对折后接入电路 C 【解析】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的电流无关;材料和温度不变时,导线越短、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故选C. 8.下列事例说明的道理不正确的是

B.增大导线中的电流 D.将导线拉长后接入电路

A.沿纸条上方吹气,纸条会向上升起,说明气体在流速大处压强大

B.下端带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在水中越深,膜向上凸起程度越大,说明水静止时,水内

部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C.钢笔能把墨水吸上来,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D.沙漠中的越野汽车装有非常宽大的轮子,说明增大受力面积

可以减小压强,防止轮子陷入泥沙中 A 【解析】

沿纸条上方吹气纸条会向上升起,说明气体在流速大处压强小,在流速小处压强大,A说法不正确;下端带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在水中越深,膜向上凸起程度越大,说明水静止时,水内部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B说法正确;钢笔能把墨水吸上来,原因是笔管外气压大于管内气压,大气压将墨水压入笔管内,C说法正确;沙漠中的越野汽车装有非常宽大的轮子,利用了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的特点,D说法正确,故选BCD.

9.如图是小松同学做电学实验时所画电路图的一部分,根据此图中所提供器材,可以直接研究的问题是( )

A.测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电阻 C.测小灯泡消耗的电能 B 【解析】 【分析】

B.测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 D.测小灯泡产生的热量

根据电路图可知,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电流表测通过灯泡的实际电流; 【详解】 A.根据R=

U可求出灯泡的电阻,但灯泡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电压下灯泡的电阻不同,不能直接I测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电阻,故A不符合题意;

B.知道灯泡的实际电压和实际电流,据公式P=UI可计算出灯泡的实际功率,故B符合题意; C.根据W=UIt可知,测小灯泡消耗的电能时需要知道通电时间,故C不符合题意;

D.由Q=I2Rt或Q=W=Pt可知,要测小灯泡产生的热量,需要知道通电时间,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影的形成原因是光的镜面反射

B.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们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

C.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0.5m处,当她远离平面镜后退0.5m时,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3m D.“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 D 【解析】 【详解】

A.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镜面反射,故B错误;

C.平面镜成像时,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人到平面镜的距离从0.5m处又后退0.5m时,镜中的像与她相距1m+1m=2m,故C错误; D.海市蜃楼是由于不均匀的大气使光发生了折射,故D正确; 故选D。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山东省青岛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含中考模拟卷5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prqi7wjie670et7c26i4qfr0177x6016nx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