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0
19.图示地区年干旱旬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总体上自东南向西北增大 B.总体上自西向东逐渐减小 C.自洛阳向南逐渐减小 D.有高值和低值中心分布 20.关于年干旱旬数分布特征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主要是由于该地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 B.②地区干旱程度高于①地区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 C.③地区等值线分布主要受河流影响
D.图中等值线分布是季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
(2011年高考全国卷)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8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8分)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6分)
(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8分)
(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14分)
(2011年高考安徽卷)34.(30分)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图14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图14
(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 (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10分)
(2)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10分) (3)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灾害?若野营遇此情况,应如何防范和自救?(10分)
[来源:Z_xx_k.Com]
06—11年四川高考大气部分 读表1,据此回答1~3题。
(06)表1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
1. 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洋流性质 2. 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D.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3. 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③以水田农业为主 D.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07) 根据表1资料,回答5~7题。
表1 97°W附近某山东坡年均温、自然带垂直分布
海拔(m) 平均温(℃ 自然带 <640 28~24 热带雨林带 640~1800 24~18 ① 1800~3420 18~12 ② 3420~4100 12~6 ③ 4100~5700 <6 ④ 5.下列选项中,数码代号、自然带、农作物的正确组合是 A.①—亚热带和温带阔叶林带—水稻 B.②—高山针叶林带—玉米 C.③—高山针阔混交林带—花生 D.④—高山草地带—小麦 6.该山地最适宜人类聚居的地带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对该山所在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终年受赤道暖流的影响 B.东北信风对自然带基带的形成有影响
C.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D.河流源远流长
39.(60分)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在图12所示气压形势下,a 等压线的数值为 百帕,①地可能出现的风向是 。若甲天气系统中心气压值增大,几天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寒潮天气,在此期间,②地的气压和天气变化状况是 。随着季节变化,当甲天气系统消失时,控制澳大利亚大陆西南角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8分)
(2)图1中A-B-C一线年降水量大至呈现出“由A至B逐渐减少,由C至B逐渐减少”的变化特点,试分析成因。(8分)
(08)延考图l中的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地区低压的槽线。完成l~2题。
1.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低于西南端,则槽线西北和东南的风向分别为 A.西北、东南 B.西北,西南 C.东北、东南 D.东北、西南
2.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高于西南端,该类槽线夏天出现在我国华北地区时,最可能出现
A.暴雨和冰雹天气 B.扬沙或者沙尘暴天气 C.连绵的阴雨天气 D.干热风(焚风)天气 图4是某地区的卫星云图。完成9~11题。 9.该地区位于
A.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B.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C.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