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中学新课堂教学须知
一、 评价要以小组为单位
1、分组原则:
对全班学生按性别、成绩、能力等因素进行均衡组合,实行“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宜为6或8人),并由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任组长。
① 科学划分,学习成绩均衡,分为1 2 3 4 5 6 ……号 ,便于各小组公平竞争。
②合理搭配,让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情趣特长的学生成为小组成员,达到能力互补,性别互补,性格互补。座位的排列关系到整个课堂学习效果。同一小组的学生按照学习水平差别间隔坐位,方便他们互相帮助。
2、学习小组长定位:
小组长可以设正、副两人,学习小组长的学习能力就是一个班级的学习能力,学习小组长的学习水平就是一个班级的学习水平。
3、学习小组长职责:
⑴学习成绩不一定最好,但组织能力一定要强。小组长要团结同学、帮助同学、组织同学,打造积极向上的小组学习团队,勇敢地担当起学习小组的学习领袖角色;
⑵组织制定小组目标,鼓励带动成绩差的同学进步,协调组内互助。
⑶小组长要及时检查小组成员课前预习,课堂学习情况和每天学习内容的落实情况; ⑷对小组整体情况进行周总评,小组长要建立起针对每个小组成员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评价制度,每周公布、总结一次,以督促小组成员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⑸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利用好自习课,形成有效自主学习和互助。 ⑹小组长要负责维持本组同学的学习纪律。
(7)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一对一讨论或是小组内部研究解疑。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实现有效学习;
4.教师定位
⑴组织者 ⑵协助者 ⑶检查者 ⑷评价者 5.课堂展示评价
(1)提问及展示 (2) 评价表:含评价内容
二、小组交流形式
1、一对一交流。在开始交流时,先同桌或对桌交流,把各自的问题及对问题的看法说出来,两人的智慧胜一人,肯定能解决一部分。
2、一分为二式。两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在扩大到小小组(一般每组8人,即把一个组分成两个小组)问题能解决一部分。
3、集中式。小组还有疑问,组长组织整个组的同学一起讨论。最后整个组整理、总结。 4、窜组式。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组长可以到邻近的组去请教。
5、提问式。一些问题通过自主学习能解决的,交流时,组长可以在组内直接采取提问的方式,了解各成员对问题的掌握情况,把组内存在的共性问题集中起来讨论,这样可节省交流的时间。
6、自主式。组内学生自愿结合,三五成伙,自发讨论,这种形式具有随意性,但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减轻形式的压抑感。
7、讲授式。自主学习结束后,组内根据各自学习的情况,学生主动或由组长点名让一名学生利用身边的白板,组内讲解一个问题,其间有不同看法的学生可以提出来再讨论。
三、学生课堂展示几点要求
(一)大胆、大方、大声
1、只要有个人的见解,要勇于展示自我,以在同学间表现自己为荣。不怕出错,就怕不说。
2、起立迅速,目视前方(视情况而定,面向书本,黑板、边板、或本组同学、全班同学),手抬书本,做到“不弯腰、不低头,不乱看”。答完后自行坐下,上板动作迅速,讲解时不要挡住同学的视线,用手做作必要指示,大部分时间面向同学。
3、咬字清晰,语速适中,发音干脆响亮,做到“不含混、不吞吐、不拉音”。和平时生活谈话语调一致。
(二)交流
1、在未明确交流方式的情况下,则为1∕2组,(即小小组)交流,1∕2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小号同学向身旁本组内另一1∕2组小号同学请教交流(各组1、2号座安排在中间相临位置,方便交流时各负责各组交流的效果,其他号应按单、双号分列1∕2组内,即单号为一个1∕2组,、双号为一个1∕2组)。
2、要合理利用黑板,展示者须注意其他组员的反应,有补充、有异议的及时指出。 3、声音不宜过大,直到组员听清为止。 4、桌面上只可有本科书本。 (三)主动回答
1、当被提问同学3秒后仍未开始回答,本组组员要主动替他完成这个问题。 2、当被提问同学答案错误或不完整、不科学并且停止回答时要主动地进行纠正和补充、完善。
3、当有新思路、新方法时,要积极说出与大家共享。
4、起立时要有相应过渡语:lcan;老师、我来回答;老师,我有补充;我有新方法等,不必大喊,以老师听到为宜。
5、听到或看到有多人主动回答时,为了争取自己回答,大号(6、7、8)要大声报号(小号及单独一人回答时不报号)。
6、发现同时又大于自己号的同学,要主动坐下,把机会让给大号。
7、本节已经主动回答过,不准再自行起立,但要举手,等待老师给自己机会。 (四)书写
1、练习本上书写、上板书写要工整、清晰、力求快捷、注意直腰挺胸。
2、上板书写字的大小为5厘米见方左右,注意字距与行距、一行字的平直。 3、上课前要自行检查上课所需用具情况,确保上板不耽误时间。 4、每组都要有擦板工具。
四、如何高效地进行提问与展示
提问与回答,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也是我校提问展示环节最重要的部分。课改后的课堂,主要特点就是突出了学生的参与;学生参与的程度(人数多少、热情高低、实际效果),主要取决于老师的提问。这就要求老师们应掌握多种形式的提问技巧,灵活多变、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现将有关提问的一些意见发给大家以供参考,望各位教师在实地教学中能灵活运用之。
(一)提问的方式:
1、点组点号。这样可以提高提问的效率,加快课堂节奏,避免老师带着个人感情关注学生,公平公正地面向全体学生,还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确定提问哪几号的学生。
2、点名。老师能准确地喊出学生的名字,学生会有一种亲切之感,容易拉近师生距离,使课堂更加和谐,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拍膀。这种形式随机性很大,在老师转讲时实时拍膀方式进行提问,既能节省时间,又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老师走到什么地方,都能充分带动学生学习。
4、不定向提问。老师出示问题后,点出一个号,各组同号的学生可抢答,或者3个组抢答,抢答的学生应在老师的视线内。如此可活跃课堂气氛。所提的问题对于提问对象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被问学生回答问题不对、不全面或是其他同学对该问题还有更好的答案都可以主动回答。
5、先举手后问。老师出示一个问题后,由学生举手确定提问的范围。此时,教师应关注组内学生举手人数多的小组,指定该组较大号学生来完成所提问问题。这种形式,教师既能全面了解学生掌握问题的情况,又能给成绩稍落后的学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增强他们对学习的信心。
6、连环问。这种形式又分三种情况; ①甲同学回答完问题,让乙同学评判并补充,再让丙同学判断是甲的正确还是乙的更好。这就避免了谁回答谁掌握,让每一个学生都认真思考问题。
②一个同学回答正确,紧接着再让一个同等生或稍差同学来回答同一个问题,达到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
③对于有些学生可以互问的问题,一个同学回答完后,该同学便有权利提问另外一个同学,(如英语单词、语文诗词、理科公式、定理的背诵等等)。
7、暗示提问。这是激活课堂,营造向上氛围的主要手段。老师出示问题后,用一事先与学生形成共识的一种习惯举动(声音大小、长短,还有眼神、手势等)暗示学生是让主动回答或点组点号。当然这需要师生配合默契,否则会出现冷场。
8、互问。在各组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首先组内可以互问(对面互问,单号向双号等等),然后小组间可以互问。
(二)学生展示: 多种形式的展示,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只有参与过程中才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也只有快乐的课堂才能使枯燥的文字、公式焕发出新的活力,充满生机的课堂是学生最喜欢的课堂。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会高起来。
五、课堂展示基本上有以下几种方式:
1、原地回答:这是常见的一种传统方式。
2、做小老师:被叫同学到讲台上面对全体学生讲出解题过程。 3、板演。就近在板上写出解题过程。
4、抢答。老师出示问题后,确定各组某一号或几个组,然后开始在最短时间内谁先站起来谁回答。
5、主动回答。对老师的讲解或学生的回答有异议,有不同的解法,或是更好思路可以主动站起来发表个人看法。
6、表演。对于一些可以演出来的教学内容,一个或几个同学,同组或组间结合,甚至老师也可参与其中,采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教学方法。
7、手工制作。动手,对学生的智力开发有直接影响,在可能的情况下,可在课堂上当堂搞些手工制作。
8、特长展示。任何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吹、拉、弹、唱、讲、舞蹈、集邮、绘画 ??),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样能让学生在找到自尊、自信的同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六、提问展示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围绕本课学习目标及根据目标所设计的问题和在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环节发现各组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必要时可适当拓展延伸。问题要精心设计,覆盖面要广,应涉及本课学生应掌握的各个知识点。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学生情况设置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不同问题。问题形式应灵活多样,不可一味是枯燥的“老三样”。
2、要有时间观念。能在原地回答的,不离开原地,能在近板展示的,不去远处黑板展示。提问一个是3秒过后没有回答,赶快叫第二个同学,如果第二个同学3秒过后还不回答,再叫第三个同学或谁会谁回答,直到达到要求为止,学生回答时中间停顿超过3秒,应马上换人回答。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同学们就会形成快速回答和主动回答的好习惯。
3、提问的对象要因题而异。对于学习差些的学生,我们还可以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对于复杂的、容易出错的问题,可以叫成绩较好的同学回答,回答完毕后,再让其他同学评判正确与否,当答案整理后,再让成绩稍差的回答,同一个问题可问不同的学生,甚至多个学生。
4、学习小组应用心组建。每小组不超过8名同学,每小组内应均分各个层次的学生,男女比例要适当,并按成绩优劣编号,以便于生生交流和课堂提问,以及小组内形式公平竞争。
5、培养团队意识,营造竞争机制。各个环节给一定的量化分数,被叫回答正确加1分∕次,主动回答获有创新性,拓展性的回答加2分∕次,记分形式应多种多样(老师井字计分、组长互记、全班轮流 ?? ),发动各组团结一致,互帮互助,人人参与学习,争当学习标兵,共创模范学习小组,教师定期并以予总结,每大周要评出优胜学习小组,并公开通报表扬,给予一定的奖励,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6、提问时要注意学生的参与率。不要多次提问一个同学,每节课提问到的同学应不少于班级总人数的二分之一,最终达到三分之二。英语应不少于班级总人数的三分之二,最终达到全员参与,让学生感到随时会有被老师问到的可能,这样同学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不可依次轮流回答,否则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各组被问到的人次应基本相同。
7、提问学生应先出示问题,然后再找学生回答。
8、提倡尽量多的出现主动回答,尽量减少齐答的次数。
9、一定要注意提问的无规律性,不要让学生预先知道该提谁。这样才会使全班同学都认真思考问题。
10、学习好、表现欲望高的同学,主动回答要有一定的限度,每节课回答一次后,若想在回答要举手,老师批准后才可回答。
11、只要学生自己或组内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再重复。对学生的创新思路一定要大力鼓励、表扬。
12哪些问题。准备问哪些学生,要在教案上写清楚。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预测。
望海中学
2014年2月2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