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基于领域本体的课件模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7 5:08:4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湖南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4.3.3 界面设计

第21页

图4.3 学习对象搜索界面

按钮“浏览”事件处理:显示学习对象库路径;

按钮“搜索”事件处理:先通过输入的关键字在课程本体中获取到有特定关系的概念作为新的关键字,再利用新的关键字在资源库中搜索各目录下顶级内容清单“imsmanifest.xml”中关于元数据“Keyword”的信息描述,若发现匹配的“Keyword”,则在左下的TextArea中显示匹配关键字的学习对象路径; 4.4小结

本章概述了课程制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要阐述了学习对象导入组件和学习对象检索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湖南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22页

结论

e-Learning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教育资源则是e-learning的基础。但是如果仅有教育资源,而不能有效地共享及利用它们,则只能导致资源的重复性开发,浪费人力、物力。如果能将网络上分布的各类教育资源组织成可重用的学习对象,并提供教育资源的存储、共享及获取等服务,既符合人们使用网络资源的习惯,又具有较好的封装性、重用性。再结合领域本体的技术,使得网络上的教育资源间的联系紧密,结构清晰,有效地解决教育资源的共享问题。

本文的工作主要为实现课程制作系统的“学习对象导入”“学习对象检索”两个组件。在充分结合目前国内外教育资源的实际情况下,结合学习对象技术和领域本体技术,讨论了课程制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具有相当的实际价值和探索意义。本文基于领域本体,设计了课程构建模型,确定了课件资源结构。另外,采用了学习对象技术,把课件看作学习对象,用元数据标识课件,使得课件具有很强的互操作性,为课件资源在大范围内共享和重用提供了基础。

主要工作体现在:

1. 领域本体的研究,领域本体作为语义网的关键技术,对资源的共享和重用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各领域专家的关注。

2. 研究学习对象技术,因为本文在导入课件和检索课件时,引入学习对象技术来提高课件的重用性,易组合性和互操作性。

3. 基于以上的工作实现了一个课程制作系统。

目前的系统已经是一个具有一定实用性的原型系统,使用此系统已经能够方便的制作课程。但是系统在功能和易用性上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以后还要进行很大的扩展和改进。另外,更重要的是系统设计体现的思想,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注意这方面的工作,推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复用,开发更好的课程制作工具,使课程的制作能够融入到当前的现代远程教育发展中。另外,现在国家正在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以后会建设全国范围的网络资源库,如何使教育资源在这些网络资源库中存储、管理以及本地资源库之间的资源交换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扩展。现在以学习资源共享为核心的专门针对课程制作的工具还不多或者还没有被广泛使用,希望本课程制作系统的使用能够推动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

湖南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23页

致谢

感谢导师杨贯中教授对本文研究工作的鼓励和指导。

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在我撰写论文期间一直对我的鼓励和支持。

感谢网络软件与应用实验室的同学,他们是郭军、陈骥敏、王亚洲等,还有实验室的曾熠学长,感谢他对本文研究工作的帮助和关心。

湖南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24页

参考文献

[1]Zhu ZhiTing. An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e-Learning Technology Standards. In: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a Distant Learning Technology Standard[R]. Beijing: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2001, 12-15

[2]Guarino N.Welty C. A Formal Ontology of Properties[C][M]. In:Dieg R.Corby O.eds. The Proceeding of the 12thInternation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Engineering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EKAW ‘2000),Springer Verlag,2000,97-112

[3]Cisco systems. Enhancing the Learner Experience White Paper[EB/OL]. www.Cisco.com, 2002

[4]祝智庭. 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研究[D].电化教育研究, 2001,8(1):8-10 [5]IEEE. Draft Standard for Learning Object Metagata[S]. ltsc.ieee.org, 2002-07-15

[6]Advanced Distributed Learning. Sharable Content Object Reference Model 2004 Edition

Overview[EB/OL]. www.adlnet.org, 2004

[7]Advanced Distributed Learning, Sharable Content Object Reference Model 2004 Edition

Addendum[EB/OL] , www.adlnet.org, 2004

[8]StuderR,Benjamins V R , Fensel D. Knowledge En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Met hods[J].

Data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 1998, 25 (12) :161 - 197

[9]GUARINON. Semanticmatching: formal ontological distinctions for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Extration and Integration [A]. In: Informat ion Extraction: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an Emerg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 Frascati: Springer Varlag, 1997

[10]FEBSELD. Ontology-based knowledge management[J]. IEEE Computer, 2002, 35 (11) :

56-59

[11]GUARNON.Formal ontology and information systems[A] In: Proceedings of FO IS’98[C]

Trento:IOSpress ,1998

[12]WACHEH,VGELET,VISSER U, etal. Ontology-based integration of info rmation-a

survey of existing approaches[A]. In: Proceedings of IJCAI’01 Work shop on Ontologies and Information Sharing[C]. San Francisco: Morgan Kaufmann, 2001

搜索更多关于: 基于领域本体的课件模型 的文档
基于领域本体的课件模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qnyr2sb8q8qp20137yt_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