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精选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2 1:22: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一、填空:

1、人们把放大镜叫作凸透镜,它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信息。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被广泛使用。

2、昆虫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它们有着和其他动物不同的身体构造和本领。

3、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4、科学家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出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5、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6、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7、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

8、生物学家列文虎克于1632年出生在荷兰,他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他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10、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走进微小世界,让我们看到了微生物和细胞。

11、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 12、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要求。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它的精细结构。 13、在显微镜下,我们看到了叶细胞中的叶绿体,还看到了叶表皮上的气孔。

14、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我们的皮肤表面,每平方厘米含有的细胞数量超过10万个。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大多数生物都是由多细胞组成的,但也有一些生物,它们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细菌等。

17、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细胞的作用)

18、在水中生活着许多微生物,常见的有草履虫、变形虫、喇叭虫、眼虫、团藻等。 19、血液中的细胞好像运输兵,负责运输吸入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

20、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它们好像是一个个微小的工厂。 21、连线 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

肉眼 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

放大镜 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 光学显微镜 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

电子显微镜 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扫描隧道显微镜 分辨本领更强,可操纵原子和分子 二、问答题:

1、放大镜为什么能放大物体的图像呢?我们注意到它的特点了吗?(P3)

答:放大镜的中间厚,边缘薄,光线在透过放大镜时会产生折射,因此会把物图像放大。 2、你知道哪些昆虫?

1

答:如蚂蚁、蝗虫、蚕蛾、蚜虫、蟋蟀、蝉、蝴蝶、蜜蜂、七星瓢虫等。 3、我们在水中发现了什么微生物呢?(P18)

答:我们在水中可发现变形虫、鼓藻、草履虫、船形硅藻等。 4、举例说明微生物对人类有益、有害的方面各是什么?

答:有益:①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我们可以生产酒、醋、酸奶、馒头和面包等食品。②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动植物的尸体,使它们变成植物需要的营养素。③在工业生产和医药卫生中也都离不开微生物。

有害: 1.使人患传染病。 2.使食品腐坏、霉变。

5、微生物有生命吗?你的依据是什么?

答:微生物有生命,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1)、需要一定的生活环境;(2)、吃食物或者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3)、需要呼吸;(4)排泄废物;(5)对外界刺激有应激表现;(6)、有生殖反映等。

6、根据你的了解,说说什么是微生物?

答: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微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小,却与人类密切相关。

7、怎样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用滴管吸取一滴池塘或鱼缸里的水,放在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

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再在上面滴一滴池塘水,盖上盖玻片。也可以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一、填空: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我们身边的书、橡皮、电灯、大树、动物、植物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2、物质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形状、大小,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3、米饭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变成蓝色,这种蓝色物质是一种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

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5、铁生锈变成了铁锈,这是一种化学变化。水和空气是使铁生锈的原因。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

7、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反应。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蓝色,将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我们发现铁钉变红了。

8、我们把铁钉一半浸在水里,一半暴露在空气中,过几天我们发现铁钉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在水中的部分没有生锈。通过实验,我们得出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9、物质的变化一般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10、由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消耗的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壤沙漠化、大陆和两极冰川融化,给全球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11、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我国古代的黑火药是硝石、硫黄、木炭以及一些辅料等粉末状物质的均匀混合物。迄今为止,可以考证的最早的火药配方是“伏火矾法”。 12、哪些食物含有淀粉?

2

类别 含有淀粉的食物 不含淀粉的食物 13、综合填表: 物质的变化 水结冰、水蒸发 易拉罐压扁 弯折铁丝 混合沙子和豆子 火柴、蜡烛的燃烧 加热白糖 米饭、淀粉和碘酒 小苏打和白醋 铁生锈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 伴随的主要现象 状态改变 形状改变 食物名称 玉米、土豆(马铃薯)、番薯、面包、 馒头、胡萝卜(含少量的淀粉) 苹果、花菜、白萝卜、菠菜、 番茄、桔子(橘子)、白糖、洋葱 变化类型及特点 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形状改变 基本不变 发光发热 颜色改变 颜色改变 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物质 产生气体 颜色改变 颜色改变,产生沉淀物 二、问答: 1、说说你身边物质变化的例子。

答:烧饭时米变成了饭;写字时纸上留下了字迹;下雨后路上的积水慢慢地变成水蒸气消失在空中;岩石风化变成沙子等。

2、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蜡烛发生了什么变化?(P29)

答: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蜡烛也在不断地燃烧,它也同时发生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液体的蜡烛油气化后燃烧是化学变化。 3、你知道哪些化学变化的事例呢?举出几个例子。

答:火柴燃烧、铁钉生锈、白糖加热、小苏打和白醋、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米饭、淀粉和碘酒等。 4、咀嚼馒头的外皮也可以感觉到甜味吗?为什么?

答:可以,馒头中也含有淀粉,淀粉在咀嚼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了。 5、在咀嚼米饭过程中,米饭出现了甜味,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米饭不是甜的,但米饭含有淀粉,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了。 6、二氧化碳气体有什么特点?

答:无色透明的液体,闻上去有一股刺鼻的气味。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比空气重。

7、将铁钉的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有什么现象?过一会儿,取出铁钉,我们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P36)

答:硫酸铜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取出铁钉后,发现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的那部分变红了。 8、铁生锈的原因是什么?人们怎样防止铁生锈?

3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精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qsya5j0pd9da6a52gje3fmdy9ul8q00gi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