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和对策
作者:蒋成禹
来源:《智富时代》2016年第04期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加强农村教育管理,是抓好农村各项工作的前提。如何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本文点出了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不足和对策。 【关键词】党员;管理;不足;对策
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力促新农村建设和谐健康发展。党在农村的所有工作任务都要依靠党员带领广大群众去完成。因此,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发挥作用充分与否,直接影响着党在农村广大群众的形象,关系着农村社会改革、发展和进步。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也是我们当前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存在的不足
(一)教育学习不及时。由于农村党员只顾忙于自己家地里的庄稼,加之支部党员忙于其他事务,每年安排学习时间较少。有的农村党支部一年只开1-2次党员大会,使许多党员党性意识不强,党性观念淡化,宗旨观念淡薄,荣誉感弱化,组织纪律性较差。有些党员参加村里党员活动讲条件,要报酬,处理不好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
(二)流动党员管理难。农村党员有的在外地打工,忙时回来,忙完地里的庄稼活后就走,流动性较大;有的在外地经商,有事情就回来办理,办完就走,养成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习惯。他们回来也不到组织上报到,支部掌握不了他们的去向,有的几年都见不到面,游离在党组织的视线之外,对他们的管理出现了真空。
(三)老龄党员管理难。农村一些党员年龄偏大,思想僵化守旧,想问题,办事习惯于采用老方法、老套路,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式的要求,影响了农村的发展。有些由于身体行动不便,无法参加村支部组织的活动;有的因孩子在外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小孩,要照顾孙子,还要忙于地里,不愿意或没时间参加组织活动。
(四)支部党员管理难。农村党支部是农村的“龙头”,支部成员大都是村里的“带头人”。但有些支部成员不服从支部管理,把自己凌驾于支部之上。有的支部成员卖老资格,自身管理松懈,无组织无纪律。 二、对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