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析粗纺梳毛工程的基本任务。
(1)彻底梳松混料。 喂入梳毛机的混料,一般只是经过开毛、洗毛、和毛工序的简单开松,但其开松
程度很不彻底,纤维基本呈块状或束状。通过梳毛机多次反复梳理,可使之全部呈单纤维状。
(2)纤维充分混合。喂入梳毛机的混料,各种成分之间只是呈块状或束状进行过混合,只有通过梳毛
机开松、梳理成单纤维状后,各种纤维间才能得到充分混合。
(3)去除草杂、死毛及粗硬纤维。羊毛中—些体积较大的草杂虽经开毛、和毛等工序去除了一部分,
但一些细小的草杂不易除去,梳毛机可以将混料彻底开松,为去除这些草杂及粗死毛创造了有利条件。
(4)使纤维逐步伸直平行。纤维经过梳理机时,受到一定张力,逐步趋向伸直平行,这种取向有利于
成纱后粗纱中纤维的平行程度。粗纱中的纤维平行程度越好,纱条越光洁,条干越均匀,结构也越好。梳毛机的分梳方式决定了纱条中纤维存在大量的弯钩和卷曲现象。
(5)将毛网制成粗纱。梳理机对混料进行梳理后,首先把纤维制成毛网,再将毛网制成小毛带,对小
毛带进行搓捻,制成光、圆、紧的粗纱,卷绕成若干个粗纱毛饼,以供细纱机使用。
13、分析粗纺梳毛机基本组成,各部分的基本作用。
(1)自动喂毛机:任务是保证单位时间喂入混料的重量一致,这是确保粗纱单位长度重量稳定的先决条件。
(2)预梳机:任务是对喂入梳毛机的混料进行初步的开松,把大块混料开松成小块,为梳理工作打好基础。
(3)梳理机:这是梳毛机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梳毛机的各项任务主要由它来完成。把小块混料逐步松解成单根纤维。一套梳毛机至少要配备两台梳理机(如BC272B型),有的配备三~四台梳理机(如BC272、BC272H型)。
(4)过桥机:位于两节梳理机之间,任务是把上一节梳理机输出的毛网加以折叠后喂入下一节梳理机,以加强纤维之间的混合,改善横向均匀程度。一般二、三联梳毛机上有一个过桥机,三、四联梳毛机上有两个过桥机。
(5)成条机:其任务是把最末一个梳理机输出的毛网,经过分割、搓捻及卷绕等作用制成一定数量的毛条饼。
粗纺梳毛机的五项任务中,彻底梳松混料是最基本的。
14、梳毛机由哪些部分组成?主要任务有哪些? 自动喂毛机、预梳机、梳理机、过桥机、成条机。
13
15、梳理机机件对纤维的主要作用有哪些?决定这些基本作用的条件有哪些?
(1)从称毛斗落下的混料首先落在喂毛帘上,被喂毛帘送入两喂毛罗拉之间。喂毛罗拉紧紧握持住混料,接受开毛辊的分梳,达到初步开松。开松后的混料通过开毛辊转移给胸(开毛)锡林,在胸锡林两个工作辊及两剥毛辊之间接受预梳理,将块状的混料梳理成束状纤维,经过预梳理的纤维束,通过运输辊转移到大锡林上。
? 在大锡林上有5个工作辊和4个剥毛辊,纤维束在大锡林与工作辊、剥毛辊之间进行充分的梳理、混合,从束状变成单纤维状。在大锡林上还装有风轮,其任务是将分梳后位于大锡林针隙较深部位的单纤维起出,以利于向道夫上转移。在大锡林与道夫之间,也存在着较强的分梳作用。道夫将大锡林上的部分纤维剥取,由高速摆动的斩刀斩下,形成连续的毛网,通过过桥机送入下一节梳理机进行再梳理。两个托毛辊的作用是减少落毛。在开毛辊,运输辊和大锡林下面还装有漏底,其作用是减少落毛。 (2)
16、解释:针向相对、针向相顺、分梳作用、起出作用、剥取作用、给进作用。 针向相对 针向相顺
14
分梳作用:图3-12(1)A、B针面的转向与梳针方向一致,在这种情况下,无论A、B针面速度如何,A、B针面上的针齿都会握持住一部分纤维,当针面继续移动时,A握持住的纤维受到B针齿的梳理,B握持住的纤维受到A针齿的梳理,使纤维束分解并趋于平行伸直。 起出作用:图3-12中A针面的转向与梳针方向相反,B针面的转向与梳针方向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A针面的速度大于B针面速度,则纤维束中的纤维不能被A、B针面上的针齿所握持,就不能产生分梳作用。如果针齿相互插入,由于针齿与纤维在运动接触中有一定的摩擦力,此外针齿对纤维的拨带作用,可以把针隙间的纤维带出针面。这种作用称起出作用。在大锡林与风轮之间产生的就是这种作用。
剥取作用:图3-13(3)中A、B针面的转向与针向均不一致,这种情况只产生起出作用。图3-13(4)中的情况与图(2)基本相似。只是A、B针面与转向关系对换,其作用关系与(2)图分析相同。
对于针向相顺的A、B针面,由于转向不同也有四种情况,见图3-13。图3-13(1)中,A、B针面的转向与针向均一致,如果A针面的速度大于B针面,则A针齿将握持纤维,而B针齿上的纤维被快速的A针齿带走,相反,则B针齿将A针面的纤维带走。这种将纤维从一个针面转移到另一个针面的作用称剥取作用。剥毛辊与工作辊之间、剥毛辊与锡林之间即是这种作用。
给进作用:图3-13(2)、(3)所示为一个针面转向与梳针方向相同,另一个针面转向与梳针方向相反的情况。可以看出,无论A、B针面的速度关系如何,发生的均是剥取作用。图3-13(4)中A针面与B针面的转向和针向都相反,在这种情况下,若A、B针面速度不一致,则产生剥取作用,若速度一致,则A、B针面间的纤维只受针齿的推动作用,即给进作用。梳理机中喂毛罗拉的作用即为给进作用。
图3-13
15
17、什么是负荷?梳毛机上有哪些负荷?
(1)负荷:针面单位面积上纤维层的平均重量称为负荷,单位为g/m2。
(2)一类是参与梳理作用的负荷,如喂人负荷,交工作辊负荷、剥毛辊负荷和返回负荷, 另一类是不参与梳理作用的负荷,如抄针毛负荷。
①大锡林的喂入负荷:由喂毛罗拉喂入的纤维,经过开毛辊、胸锡林和运输辊转移到大锡林上,分布在大锡林每平方米针面上的纤维重量称大锡林的喂入负荷。 ②出机负荷:大锡林每平方米针面交给道夫的纤维量称出机负荷。
③交工作辊负荷:在正常生产时,大锡林每平方米针面上转交给工作辊的纤维重量。 ④剥毛负荷:在正常生产时,大锡林每平方米针面上剥取剥毛辊上纤维的重量。 ⑤抄针毛负荷:沉入大锡林每平方米针布钢针间隙深处不参与梳理的纤维重量。
18、什么是分配系数?梳毛机上有哪些分配系数?分配系数的意义是什么?
(1)分配系数可表示有关负荷之间的关系,其实质上是在分梳过程中被转移的纤维量和参与梳理的纤维量之比。
(2)主要的分配系数有两种:工作辊分配系数,道夫分配系数。
(3)分配系数的大小,取决于各工作机件的工艺参数,改变工艺参数就会引起分配系数的变化,从而引起毛网质量的变化。在一般情况下,提高分配系数也就是提高梳理机的分梳强烈程度,有利于提高毛网的质量。
19、试分析影响梳理机的工艺参数有哪些?如何影响的?
(1)隔距: 大锡林与工作辊、道夫之间的隔距,对梳理效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锡林上的五个工作辊的隔距,应该从第一到第五工作辊逐渐减小,这样既有利分梳作用的加强.又可减小纤维的损伤。锡林与道夫之间的隔距也应比较小.
(2) 速比在大锡林速度一定的情况下,改变工作辊或道夫的速度可以改变它们的速比。速比越大,两针面钢针的相对运动速度越大,在单位时间内工作辊或道夫针面与大锡林针面的作用区越长,受到分梳的纤维量就越多,从而加强了梳理效能。速比的大小要考虑喂入负荷的大小与混料状态。
(3)大锡林速度:在梳理机中,大锡林的速度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产量的高低,其他各机件的速度及梳理作用效果。
(4)纤维的负荷状况:喂入负荷的增加,可适当提高工作辊负荷,有利于提高参与梳理的纤维数量。但喂入负荷过大,会使各工作部件上的纤维负荷量增加过多,妨碍钢针的正常分梳,使毛网的质量恶化。一般较细的混料喂入负荷要小些,较粗的混料,喂入负荷可放大些。 (5)针布状态:主要包括:针齿密度、整齐度,针尖锐利度和倾斜角度等。
(6)风轮工艺:风轮工艺是指风轮与大锡林针面的作用范围和风轮与大锡林的速比。风轮的起出作用大小要适当,起出作用太小,纤维不能从锡林针隙中上浮,会使参与梳理的纤维量减小,增加抄针毛负荷的形成。起出作用太大,钢针的回弹大,会破坏毛网的结构,产生飞毛,磨损针布。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