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201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鸡蛋小面包
[西班牙]胡丽塔·尼古拉斯
在餐桌上我们从来不说话,因此我很吃惊妈妈给我讲鱼店听到的事,有人告诉她一位女士常常需要一个女孩为她读书。
“我想到了你。你已经12岁了,书读得很好。特别是——鱼店老板亲口告诉我,那一家人花钱如流水,那位女士有很多珠宝首饰。这是你的任务,明白了吗,丫头?”
那天晚上我睡得很不好。可能妈妈说的有道理,但我还是因此痛恨她。因为这个,也因为她藏在食品柜后面的那瓶葡萄酒。 .............我刚离开学校,手里拿着写有地址的纸条。我拖着脚慢慢走,这样就能晚到一些。我的腿又细又长,所有袜子都会往下掉。今天,我的袜子就像两个厌倦了总是演奏同一首曲子的手风琴一样,懒洋洋地滑下来,堆在一起。我不打算把它们提上去。 在卡维萨大街立着圣母玛利亚塑像的那个街角,有一个男人正在弹吉他,旁边有一只流浪狗安静地听着。他给那只狗戴了一顶红帽子和一副小小的太阳镜。
我一路看着门牌号,在大门前停下来。一个一头黑色卷发的女人把我带到一个宽敞漂亮的起居室。一位妇人坐在一把大扶手椅上,面带微笑看着我。她应该上了年纪,脸上满是细细的皱纹,但是引起我注意的是那双几乎透明的眼睛。
“你好,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我叫……嘉芙列拉,12岁了。我很会读书。”
“多好听的名字呀!嘉芙列拉。我叫恩里克塔,83岁了,我也很会读书。” 我似乎听到她嗓子里发出一点很细微的声音,那是她在笑。 “你想吃午后点心吗?”
她从旁边的桌子上有一个盘子,里面装有两块包着金纸的圆形鸡蛋小面包,我激动得差点晕倒。我开始剥去小面包上的皱褶包装纸,好狠狠地咬上一口。
“对我来说,读书是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但是我眼睛看不见了。”
我看向她的眼睛。那双透明的眼睛认真地看着我,却看不到我。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好继续嚼着小面包。
恩里克塔从手指上摘下一枚镶着一块大钻石的戒指,摸索着放进一个小盒子。那里面装有至少五六枚戒指,应该都是金的。她又摸索了一会儿,直到拿到一小瓶护肤霜。我的目光从她的手移到那些戒指上。她在每只手上都点上一点护肤霜,用右手从指尖到手腕均匀涂抹。
我屏住呼吸,走近桌子,拿起一枚戒指。这枚戒指镶有一块绿宝石和几小块红宝石。我紧握着它,戒指直扎手心。
恩里克塔让我去拿三角钢琴上面的一本书。幸亏那本书很小,我可以单手拿着。书是米色软皮面的。我用拳头和另一只手托着书,小心地打开。书里有三篇故事,作者叫杜鲁门·卡波特。
“这是几篇关于一个男人童年回忆的短篇故事。作者是美国人,我很喜欢他的叙事手法。我想你也会感兴趣的。”
我开始慢慢读起来:“想象一下,冬天来临时的一个早晨,设想小镇上一座老房子里的厨房……”
我看到一个宽敞的厨房,中间有个黑色的大火炉,轰隆隆地开始燃烧;我看到窗前站着
一位白头发剪得很短的老妇人,精神饱满,脸庞因风吹日晒而略显粗糙。在巴迪的陪伴下,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巴迪就是那个和他的表亲形影不离的7岁小男孩。他们年龄相差60多岁,是忘年交,因为她依然保留着一颗童稚之心。我陪他们一起去买樱桃、生姜、香草……我听到他们两人的聊天,很羡慕把他俩连接在一起的那种东西。不知不觉间,我就读到了故事末尾,回到了恩里克塔的起居室。
她正用那双透明的眼睛看着我。我相信她用另一双眼睛,那双心灵之眼,看到了我。 “天晚了,嘉芙列拉,我不希望让你太想念妈妈。你喜欢吗?明天可以读第二个故事,然后咱们可以聊聊感想。好吗?”
10.小说中妈妈“藏在食品柜后面的那瓶葡萄酒”,其来历最没用可能是一项是( )(3分)
A.向亲戚朋友要来的 B.我在妈妈指使下偷来的 C.妈妈从水果店买的 D.妈妈从别人那里偷来的 11.结合小说语境,完成下面的对话。(4分)
12.小说结尾再次写到街角吉他手和流浪狗的场景,有什么作用?(4分)
13.“我”本来可以完成妈妈交代的“任务”,为什么最终放弃了?结合全文探究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0.C
11.示例:比喻新颖独特。把袜子滑下来比作手风琴厌倦了演奏同一首曲子。生动地反映了“我”当时并不情愿去给人家读书的心思。
12.示例:结构上,与前文对街角的描写相照应,通过这个场景反映“我”如释重负的轻松心情,体现了“我”的转变。
13.示例:“我”原本就对妈妈交代的“任务”有抵触,来到恩里克塔家后,她对“我”体贴关爱,给“我”吃鸡蛋小面包,担心“我”太晚回家会思念妈妈。“我从阅读的故事中体会到了超越年龄的友情,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信任。这与现实中恩里克塔对“我”的态度是精似的。这一切让“我”感动、愧疚促使“我”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因此。我”最终放弃了这个“任务”。”
(2019浙江杭州)
关于博物馆的文本阅读
【材料一】
(新华社2019年5月18日)
【材料二】
“我不在博物馆看展览,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一个热衷在博物馆“打卡”的网友这样描述自己的休闲时光,毋庸置疑,“逛博物馆”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仿佛是跨越千百年时光而来的先人信札,一件件文物的“前世今生”,让观众得以一窥祖先们的生活图景、悲欢离合。这样的“精神盛宴”,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已不再是小众需求。虽然发展速度令人惊叹,中国博物馆仍然面临“成长的烦恼”。
“一个好的博物馆,应该在做好保护、研究等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让身处其中的观众在很舒服的状态下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树立文化自信。”关强说。这对博物馆“讲故事”的能力无疑提出了很高要求。
调查发现,博物馆“讲故事”能力仍是短板,观众对博物馆不同方面的评价中,评分最低的三项是“互动体验手段”“高科技展示手段”和“讲解体验”。 “至今还有很多博物馆停留在展示奇珍异宝的阶段。”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说,好的展览,要用故事打动观众。展览的要义,不是追求最上乘的展品,而是讲好展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展览的最终目的不是展示坛坛罐罐,而是展示这个区域过去人们的生活。(同材料一)
【材料三】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成功,正在于它跳出了传统器物学和考古学的解读思路通过透物见史、见人、见精神的方法,解读国宝背后的文明密码及其传奇故事。
与传统的展陈方式相比,观众更青睐有互动和参与感的展览。为了满足新需求,不少博物馆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在文物活化方面各出奇招。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一组文物表情包,被年轻人大量下载;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3.0》构筑出真人与虚拟交织、人在画中的沉浸体验;湖南省博物馆推出“我的假日在湘博”等系列活动,每场预约名额都被一抢而空……(《人民日报》2019年5月10日)
14.下列材料一图表的解读不正确一项是( )(3分)
A.2018年我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数量和参观人数,与上年相比都有增加。 B.“新华社记者卢智编制”,标明了编制者的身份和姓名,以体现信息的可靠性。 C.2018年我国登记备案的免费开放博物馆数量,比上年增加了218家。 D.统计图配有多个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图案,可以让读者感到形象、亲切。
15.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解决目前博物馆“成长的烦恼”。(4分)
16.如果选用上述三则材料做一期宣传专题,下列哪项适合做专题的主标题?选择并简述理由。(4分)
A.博物馆“热”背后的“冷”思考 B.博物馆的未来路在何方? C.博物馆,应讲好自己的“故事”
【参考答案】 14.C
15.转变博物馆传统思路,关注展品背后的文化;改善博物馆展示和讲解方式,增加观众的互动和参与感。
16.示例1:我选择A。标题用“冷”“热”对比,形象生动,表达鲜明,容易吸引读者。既关注到当今博物馆“热”的现状,又冷静思考了博物馆存在的短板和未来发展的出路。 示例2:我选择B。标题用设问的形式能吸引读着,引人想考。暗示了博物馆现状的不足,引发读者思考博物馆未来如何改革发展。 示例3:我选择C。标题用拟人的手法,表明在博物馆“热”的当下,讲“故事”仍是博物馆的短版。今后应该在讲解方式、互动体验等方面作出努力。 (2019浙江杭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