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全国自考2008-20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历年论述题及答案打印版(精校无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5 1:36: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08年10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怎样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 (1)矛盾双方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

次要方面。(2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主要方面。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分)

(2)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看形势要分清主流和支流,首先要看主流,同时又不忽视支流。(2分)

(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

活水平明显提高。这是主流。(2分)同时,我们必须承认在前进中出现了一些困难 和问题,但那是支流。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发展大好形势。 (2分) 47.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及本质。

(1)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部门之间的竞争是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即资本向利润率 高的部门转

移。(3分)原来利润率较高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转移进来,引起商品供求关系的 变化,导致商品价格的变化,从而影响利润率的变化。这样,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最终形成平均利润率。(3分) (2)平均利润率=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总资本;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2分) (3)平均利润本质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体现着整个资 产阶级剥削

整个工人阶级的经济关系。(2分)

2009年1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要素中,即科学应用于现代生产过程,引起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变

革,以及劳动者技能的提高,它便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3分)

(2)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一一技术一一生产”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

用。科学能够走在生产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前面,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3分)

(3)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表现为: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

率越来越高: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使生产力的发展呈加速度趋势。(4分) 47.试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1)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

做相对剩余价值。(2分)

(2)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需要降低劳动力价值。(2分)

劳动力价值是由工人及其家庭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所构成,因而就需要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因为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2分) (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就是商品的个别

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2分)

2009年4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2分)先

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礻社会向前发展;落后的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2分)

(2)观念形态的文化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分)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民主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可以推动科学的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分) 47.试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有影响作用。(1分)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

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定时期内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2分)由于全部预付资本中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所以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2分)

(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有影响作用。(1分)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

定数量的预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2分)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年剩余价值总量越多,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2分)

2009年7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持的正确态度。

(1)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1分)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任何真理

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依赖人类的客观内容;每一个真理性认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2分)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扩展和深化。(2分)

(2)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1分)马克思主义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

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具有绝对性。它又没有穷尽对一切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又具有相对性。(2分)

(3)马克思主义具有绝对扌性,我们必须坚持它并以它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它又具有相对性,我们必须在

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2分) 47.试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

等价交换。(4分)

(2)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的比例。(2分) ②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分)

③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2分)

2009年10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为什么说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我国的改革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3分) (2)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2分) (3)改革是革除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部分和环节。(3分) (4)改革的目的是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2分) 47.试述利息率的决定因素。

(1)利息率的最高界限不能等于或高于平均利润率,否则职能资本家无利可图;利息率的最低界限不能等于

零,否则借贷资本家无利可图。(2分)

(2)一定时期利息率的高低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平均利润率,其他条件既定时,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同方

向变化;(2分)二是借贷资本供求状况,借贷资本供不应求,利息率上升,否则相反。(2分) (3)在一定平均利润率水平和借贷资本供求平衡时,利息率的高低由一个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决定。(2

分)

(4)此外,利息率还受其他一些因素影响,如预期价格变动率、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借贷资本风险大小、

借贷时间长短等。(2分)

2010年1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并说明割裂二者的统一在理论和实际工作中会导致

的错误。

(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

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2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1分)他们的联系表现在:理性

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3分)

(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在理论上会导致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经验论认为只有感性经验

是可靠的,理想认识是不可靠的。唯理论认为只有理想认识是可靠的,感性经验是不可靠的。(2分) (4)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经验主义或教条主义的错误。经验主义夸大局

部经验的作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教条主义夸大理论的作用,轻视实际经验,把理论当成教条,到处生搬硬套。(2分) 47.试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2分)

(1)资本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3分)

(2)生产资本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2分)生产资本的构成对资本的周转速度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二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3分)

2010年4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 (1)辩证否定观的内容:

第一,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1分) 第二,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1分) 第三,辩证否定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2分)

(2)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批判和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既要反对全盘肯定传

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又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3分)

(3)对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的借鉴和吸收态度,大胆吸收外国文明中的一切优秀成果,

又要批判和抵制其中腐朽的东西。对外国文化,既不应全盘照搬,也不应一概排斥。(3分) 47.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反封建斗争和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2分)当时的资产阶

级学者提出了许多富于进取的精神的先进理论和观念,继承和发扬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具有历史进步意义。(3分)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服务,本质是维护

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3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展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总体上失去其历史进步性,成了为剥削制度辩护、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2分)

2010年7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用认识反复性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2006.10)

(1)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由于受客体(或客观条件)和主体(或主观条件)诸多因素的限制,人们对复

杂事物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长期以来,我们认为完全的公

有制和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这种认识使我们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重大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大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还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47.试述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全国自考2008-20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历年论述题及答案打印版(精校无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rst04u4ju3y3j84vsq02xzhu2kzn0009u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