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1分)第一,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2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2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1分)
(2)其理论意义在于,反对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经验论和唯理论。经验论认为只有感性经验是
可靠的,唯理论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是可靠的。(2分)
(3)其实践意义在于,反对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把局部经验作为普遍真理,否认
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教条主义夸大理论和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感性经验的作用,一切从本本出发。(2分)
47.试述资本主义商业资本的本质、职能与作用。
(1)商业资本是在资本主义流通领域发生作用的职能资本,是从产业资本的商品资本职能中分离出来的、
独立化的职能资本形式。(3分)
(2)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的商品资本职能,即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2分)
(3)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节省流通资本。(2分)它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
缩短流通时间。(2分)它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其数量不能超过社会必要的限度。(1分)
2013年1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以及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
变革的决定力量。
(2)既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在实际工作中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
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对于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坚持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重大意义。 47.试述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及其作用和后果。
(1)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将大量资本输往国外,从而控制资本输入国的经济命脉,剥削压迫这些国家的劳动
人民,掠夺其自然资源和物质财富,为金融资本控制这些国家服务。
(2)对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来说,资本输出为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并可获得大量来自国外的收益:它既是控
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也是扩大其商品输出的重要手段,还强化了金融资本在世界上的统治。 (3)对于经济落后的资本输入国来说,外资的输入一方面能促进这些国家商品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另一
方面也造成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导致国民经济的畸形发展。
2013年4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和个性或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二者不能互相代替,尤其不能用普遍性代替特殊性。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又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 47.试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1)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它作为商品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都有其特殊性。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对它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而劳动则可以创造价值。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即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
(3)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由以下三部分构成:一是维
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二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三是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标准。
2013年7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动能动性的前提。只有正确认识了客观规律,并按规律办事,才能正确发
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改造世界。无视或违背规律,盲目蛮干,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2)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复实践,深
入研究,才能揭示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规律,才能顺利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3)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既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地按客观规律
办事;既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又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47.什么是股份公司?它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股份公司是以发行股票的方式集中分散的货币资本而合资经营的企业,它是现代企业的一种重要的经
营组织形式。
(2)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信用制度的发展使股份公司应运而生。
(3)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企业规模扩大,需要巨额资金,造单个企业自身积累难以筹措,需要通过发行
股票的形式向社会集资,建立起与社会化生产力相适应的企业。
(4)信用制度与股份公司的产生:一方面,股份公司本身就是信用、借贷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另一方面,
股份公司发行股票是通过信用中介、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的,信用制度与信用关系的发展股份公司的发展密不可分。
2013年10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2009-04) 47.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有哪些新变化?如何认识其实质?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新变化
1、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所有制关系中,出现了资本社会化趋势,建立和发展了一定比重的国有经济,还出现了股权分散和工作持股现象。
2、劳资关系也通过一些措施得到改善,缓和了阶级矛盾。
3、还对分配政策进行了调整,通过再分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新变化实质
1、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 2、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 3、当代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所进行的某些社会改良,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目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说明它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2014年1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原因及实质。(2009年7月、2008年10月考过相似的题目)
(1)当代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发生很多变化,其原因可以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
面来分析:(2分)
① 在生产力方面,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快速发展,主要是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特别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作用的原因。在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中,科学技术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每当科学技术有重大突破,都会促使生产力加速发展。(2分)
② 在生产关系方面,主要是在所有制关系上,资本主义国家在其自身范围内进行不断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微观经济规制和宏观经济管理上,资本主义国家都进行了一些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措施。在分配方面,在不改变财富分配比例甚至提高资本家所占比例的前提下,资本主义国家也进行了某些调整和再分配,缓和了社会矛盾。(2分)
③ 在上层建筑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归根结底是经济基础发展变化所要求的。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社会化、股权分散化的现实,必然要求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国家法制在有利于资产阶级的范围内健全、充实与完善,从而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和发展服务。(2分) (2)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资本主义的自
我调节与完善,都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进行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说明它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的部分质变。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会继续这种非爆发式质变过程。其内部自我否定的因素将不断积累,新社会因素也会逐步增多。做出这样的判断,并不是说资本主义的本质已经改变,它很快就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目前,它的根本性质尚未改变。同时,非爆发式质变形式往往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要完成这一转变,也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2分)
47.试述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及源泉。(2012年4月考过的题目) 正确答案:
(1)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或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2分) (2)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2分)
①土地私有制的垄断,使农业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余额,有可能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2分) ②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必须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2分) (3)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超额剩余价值,绝对地租就是
这部分超额。(2分)
2014年4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O分,共20分)
46.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谈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1)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①一切为了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这是党的根本宗旨。 ②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
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在认识论上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循环反复,就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反复。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47.什么是绝对地租?它产生的原因和源泉是什么?
(1)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就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垄断所获取的地租,它是由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
低于价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
(2)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
①土地私有制的垄断,使农业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余额,有可能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 ②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必须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
(3)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超额剩余价值,绝对地租就是
这部分超额。
2014年7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