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五轮基础专项练39古代文化知识推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31 22:44: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基础专项练39 古代文化知识

1.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海”在古代典籍中一般用来指天下、全国。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杜牧《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B.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末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官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末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官朱雀;南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官白虎。

C.“五经”中存有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资料,是封建时代教育的必读教科书,并被统治阶级作为宣传宗法封建思想的理论依据。

D.“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2.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是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B.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宋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C.“羹”即肉汁。有两种:一种是纯肉汁,供食饮;另一种是肉羹,制成五味调和的浓肉汤,后泛指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的食品。在古代,肉是“肉食者”才能吃到的,贫苦百姓只能用白水煮菜为羹,这就是所谓的菜羹。

D.我国古代家具主要有席、床、屏风、镜台、桌、椅、柜等。席子,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家

具,最早由树叶编织而成,后来大都由芦苇、竹篾编成。古人常“席地而坐”,足见席子的应用是很广泛的。

3.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子科是古代选拔神童的制度,汉代已有,开始以荐举为主,后来增加了考试,能够通过考试的神童称为童生。

B.“疏”,是古代臣下向帝王进谏的奏章的一种,用以向帝王陈述意见或进行说明,也可以用来陈情,与对经书作注解的注疏不同。

C.在我国历史上,一个帝王在位期间不一定只用一个年号,一个年号也不一定只有一个帝王使用。

D.《春秋左传》是对《春秋》进行阐释的一部经典作品,在古代典籍中,隶属于四大部类中的经部。这里的“传”指解释经义的文字。

4.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庙号的一种,多用于开国帝王,此处指努尔哈赤。文中的天聪、顺治、康熙都是庙号。

B.世职,世代承袭的职位。封建统治者为了奖励手下,按血缘关系让某个家族一代继承一代地连续担任某个爵位或职位。

C.部议,旧时指中央各部内的决定。从隋唐开始,中央行政机构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中央各种事务。

D.乞休,自请辞去官职。中国古代官员可以因为年老、疾病等原因请求辞去官职,亦称告老、乞身、乞骸骨等。

5.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史书所称的“高丽”,一是“高句丽”政权,始建于公元前37年,活动于我国东北及朝鲜半岛北部,668年为唐朝所灭;一是918年王建创立的“高丽国”。

B.古代以四色四灵配四方: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玄为黑色,玄武是北方太阴之神,其形象为龟。

C.天山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多个所指,除了指横贯新疆的天山山脉,也指今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古称燕然山,而李白诗“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中的天山指的是祁连山。 D.兜鍪,古代将士作战时戴的头盔,原称“胄”。原始的胄用藤条、兽皮制成,商代有青铜胄,大约战国晚期,军队开始使用铁胄,后把铁胄称为“兜鍪”。 6.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经,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易经》《论语》的合称。

B.编户,指编入户籍的平民。官府把民户的详细信息登记在册,并据此征收赋税和摊派徭役。 C.商贾,泛指做买卖的人,行走贩卖货物谓之商,住着出售货物谓之贾。

D.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春秋两次,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 7.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札记”,也作“劄记”。一种笔记文体。内容或为读书心得,或为校刊、考证文字,等等。

B.宫正,古代官名。明朝女官中设有此官职,主管纠察宫闱、戒令谪罪之事,大事则奏闻。 C.纳谏,指天子、诸侯等听取臣下意见;也指向君主进谏,即臣子对君主的劝告建议方式。 D.谥,即谥号。是古人死后对其生前事迹品德的评价。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大臣的谥号由皇帝赐予。

答案精析

1.B [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官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官朱雀。] 2.B [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

3.A [童生是文童的别称。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 4.A [太祖是庙号,天聪、顺治、康熙都是年号。] 5.B [“形象为龟”错,玄武亦称玄冥,是龟蛇合体。]

6.A [五经,是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 7.D [“大臣的谥号由皇帝赐予”错,是由朝廷赐予。]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五轮基础专项练39古代文化知识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rv828a02b1emx02sb8q8qp2012ift011cc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