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文本类型理论下的中式菜名英译与翻译策略
作者:潘雯
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20期
摘要: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餐所代表的饮食文化逐渐受到外国人的青睐,将中式菜名准确、优美地翻译成异国语,不仅能传递中国饮食文化,也能够促进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交流。本文以此为契机,以文本类型理论为视角重点探讨典型中餐菜名的英译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本类型理论;信息型文本;翻译策略
中国悠久的历史、广袤的国土、历经千年的历史嬗变孕育出了中餐烹饪的独特艺术。中式菜肴讲究色、香、味、形俱全,人们往往依据菜式的颜色、形状等赋予菜肴一个悦耳动听的名字,让人们在饱腹的同时陶冶情操。中国菜的菜名中不仅反映了菜系的原料名称、烹制方法、色香味形甚至于汤汁蘸料,而且有的菜名还包含了菜肴的创始人、发源地、甚至于诗词也大量出现在菜名中。如果菜肴的翻译中仅仅按字面意思直译过去,那么一个不谙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恐怕会不知所云;对于中式菜名的英译要采取怎样的翻译标准将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 一、文本类型理论及信息型文本
翻译理论对于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重点采用英国翻译学家彼得·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理论对中式菜名英译原则及翻译策略进行归纳。
纽马克将语言功能分为六种: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呼唤功能、审美功能、人际功能和元语言功能,这六种语言功能对应六种文本类型。一个文本可能具备一种功能,但也可能同时具备几种功能但以其中的一种功能为主。而信息型文本主要在于传递信息,本文的文本类型显然是以文本的信息功能为主的,因为中式菜名不仅要“形色兼备”,通常也得有一个充满诱惑或者饱含美好寓意的名字,而这些“五花八门”的菜名可谓是中国本土化的东西,很难为不谙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所理解,所以在中式菜名英译中,就要摒弃菜肴华丽的中文外观,挖掘菜肴的本质信息并将其忠实客观地传达,严格按照信息型文本的要求充分考虑受众的文化背景和信息接受心理。
二、中式菜名英译原则
综上所述,菜名英译就要求译者以传递菜名中信息为重点,倾向于“语义”而非“形式”的对等,用准确流畅的语言去表达信息含义。下面根据菜肴名中传递的不同信息将菜名英译归纳为几个原则:
(一)以传递食材的原材料为主,并列译出原材料即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