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2.通过列举生活实例解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过程,认识运算律丰富的现实背景,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渗透归纳猜想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会总结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简算,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经历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渗透归纳猜想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
归纳猜想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课件、学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 出示课件的第二张幻灯片。 师:他们一共跳了多少下? 生:列式一: 32+27=59(下) 生:列式二:
第 1 页
27+32=59(下) 生:32+27=27+32 师: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生:列式一: 5×3=15(个) 生:列式二: 3×5=15(个) 生:5×3=3×5 师:你有什么发现? 32+27=27+32 5×3=3×5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 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 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
生: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相同。 生: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得数相同。 师:接下来我们研究上面两种现象。 板书: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的第五张幻灯片。
师:根据上面的发现,照样子把下面两组式子分别合并成一个式子。 4+6=10 6+4=10 62+53=115 53+62=115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 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 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
32+27=27+32
第 2 页
生:4+6= 6+4 生:62+53= 53+62
师:根据上面的发现,照样子把下面两组式子分别合并成一个式子。 7×9=63 9×7=63 4×6=24 6×4=24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 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 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 生:4×6= 6×4 生:7×9= 9×7
师:两个加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可以用字母来表示:用a和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 a+b=b+a
师: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数的位置,积不变,叫做乘法交换律。可以用字母来表示:用a和b分别表示两个数。a×b=b×a
师:大家能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加法交换律吗?小组内讨论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 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 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
学校 少年宫 42米
电影院
35米
生:从学校到电影院的距离和电影院到学校的距离是一样的。
第 3 页
35+42=42+35
师: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乘法交换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完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 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 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
生:横着看,每排6把,有5排;竖着看,每列5把,有6列,实际上是一样的。都是算出有多少把椅子。5×6=6×5 师: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数。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完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 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 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
师:结合今天学习的知识解释下面计算的道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 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 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
生:根据加法交换律可知:358+276=276+358。加法的验算方法就是加法交换律的一种应用。
师:结合今天学习的知识解释下面计算的道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 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 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
生:根据乘法交换律可知:5×107=107×5。乘法的验算方法就是乘法交换律的一种应用。
2、拓展练习
师:计算下列各题,你有什么发现? 82+36+18
第 4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