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计算两点间的距离
问题描述
输入两点坐标(x1,y1),(x2,y2),计算并输出两点间的距离。 输入
输入数据占一行,由4个实数组成,分别表示格隔开。 输出
输出为一行,一行中只有一个浮点数,出一个换行符。
#include
int main() {
float x1, y1, x2, y2, d;
scanf(\
d=sqrt((x1-x2)*(x1-x2)+(y1-y2)*(y1-y2)); printf(\ return 0; }
计算球体积 问题描述
根据输入的半径值,计算球的体积。 数据类型请用double! 输入
输入数据为一行,包括一个实数,表示球的半径。 输出
x1,y1,x2,y2,数据之间用空这个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行尾需要输PI取3.1415927。
输出为一行,包括一个实数,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行尾输出一个换行符。
#include
int main() {
#define PI 3.1415927; double r,v;
scanf(\ v=(4.0/3)*r*r*r*PI; printf(\ return 0; }
ASCII码
问题描述
输出字符的ASCII码值。 背景知识:
目前计算机中用得最广泛的字符集及其编码,是由美国国家标准局(ANSI)制定的ASCII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它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为国际标准,称为ISO 646标准。适用于所有拉丁文字字母,ASCII码有7位码和8位码两种形式。
因为1位二进制数可以表示2^1=2种状态:0、1;而2位二进制数可以表示2^2=4种状态:00、01、10、11;依次类推,7位二进制数可以表示2^7=128种状态,每种状态都唯一地编为一个7位的二进制码,对应一个字符(或控制码),这些码可以排列成一个十进制序号0~127。所以,7位 ASCII码是用七位二进制数进行编码的,可以表示128个字符。 第0~32号及第127号(共34个)是控制字符或通讯专用字符,如控制符:LF(换行)、CR(回车)、FF(换页)、DEL(删除)、BS(退格)、BEL(振铃)等;通讯专用字符:SOH(文头)、EOT(文尾)、ACK(确认)等;
第33~126号(共94个)是字符,其中第48~57号为0~9十个阿拉伯数字;65~90号为26个大写英文字母,97~122号为26个小写英文字母,其余为一些标点符号、运算符号等。
在计算机的存储单元中,一个ASCII码值占一个字节(8个二进制位),其最高位(b7)用作奇偶校验位。所谓奇偶校验,是指在代码传送过程中用来
检验是否出现错误的一种方法,一般分奇校验和偶校验两种。奇校验规定:正确的代码一个字节中1的个数必须是奇数,若非奇数,则在最高位b7添1;偶校验规定:正确的代码一个字节中1的个数必须是偶数,若非偶数,则在最高位b7添1。 输入
输入只有一个字符。 输出
在单独的一行中输出该字符的ASCII码值。
#include
char a;
scanf(\ printf(\}
三个数的基本运算
问题描述
从键盘输入3个整数,并打印他们的和、平均值、乘积、最小值和最大值。 输入
输入只有一行,该行包含用空格隔开的3个整数。 输出
在单独的一行中分别输出这三个数的和、平均值(取其整数部分)、乘积、最小值和最大值,用空格隔开。
#include
int main() {
int a,b,c,he,pj,cj,i,x;
scanf(\
he=a+b+c; pj=(a+b+c)/3; cj=a*b*c; if(a>b) i=b; else i=a; if(c>i) i=i; else i=c; if(a>b) x=a; else x=b; if(x>c) x=x; else x=c;
printf(\ return 0; }
求各个位数上的数
问题描述
给你一个三位数,求出他们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是各是多少。
输入
输入只有一组测试数据,只有一个三位的整数。
输出
将这个三位数的个位,十位,百位输出到一行中。中间用空格隔开。
#include
{
int x,a,b,c; scanf(\ a=x; b=x/10; c=x/100;
printf(\ return 0;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