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出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转化而来的。溶酶体的功能有:一是与食物泡融合,将细胞吞进的食物或致病菌等大颗粒物质消化成生物大分子残渣然后通过胞吐作用排出细胞;二是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某些衰老的细胞器等陷入溶酶体内并被消化掉,这是机体自身更新组织的需要。(2)根据物质相似相溶原理,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表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脂质(磷脂)。(3)从题图和题干信息可以看出COPⅠ、COPⅡ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4)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答案】 (1)高尔基体 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或“细胞自身产生的碎渣”)
(2)脂质(或“磷脂”“脂类物质”) (3)内质网 COPⅠ
(4)一定流动性 受体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或“细胞识别”“传递信息”)
13.下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过程,a、b、c、d表示细胞器,下表是其中三种细胞器的化学成分。请回答相关问题:
细胞器 甲 乙 蛋白质(%) 67 59 脂质(%) 28 40 核酸(%) 微量 0
丙 39 0 59 (1)图中物质X以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研究图示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表中甲、丙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3)图中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有________类RNA参与。
(4)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图中字母),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在下面的坐标系中用柱形图表示表中数据。
【解析】 (1)据图可知a、b、c、d分别表示核糖体、内质网、
[来源:Zxxk.Com]高尔基体、线粒体,物质X是氨基酸,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一般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2)根据表中各细胞器的化学成分,甲含脂质和少量核酸,所以甲是线粒体,乙不含核酸,故是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丙不含脂质即无膜结构,所以丙是核糖体。(3)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是核糖体、线粒体,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有mRNA、tRNA、rRNA参与。(4)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均属于生物膜系统;蛋白质是各种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所以生物膜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答案】 (1)主动运输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2)d a (3)a、d 三 (4)b、c、d 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5)见下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