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学案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0 20:54: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五、达标测试

1.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这是因为( ) A.是思想逐渐成熟的时期 B.是人的大脑发育速度最快的时期 C.是人体神经系统发育最快的时期

D.是为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的最好时期 2.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不要( ) A.了解性知识 B.与结异性同学交往

C.不把精力集中在学习和工作上 D.获得适合自已发育必要的知识。

3.男生和女生青春期声音发生变化是与什么有关( ) A.大脑 B.心脏 C.肺 D.性器官

4.青春期身体生长发育快,所以在青春期要加强( ) A.营养 B.卫生 C.锻炼 D.休息

5.遗精是指男子进入 后,有时在睡梦中 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6.月经是女子进入 后,每月 次的来潮的现象。 7.男孩和女孩开始身高突增的年龄 相同。

8.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这个时期我们要 ,长 。

学习感悟

第三节青春期答案

合作探究

(一)1、晚 生殖器官 2、身高突增 神经 身体发育 智力发育 遗精 月经 3、略。言之有理即可

(二)体现了青春期的独立性、依赖性和闭锁性 三、拓展创新 略 达标测试

1、D 2、C 3、D 4、C 5、青春期 精液

6、青春期 一 7、不 8、努力学习 才干 树立远大理想

第四节 计划生育

教师寄语 计划生育,人人有责 教材分析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城市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已接近100%, 对于国家实行这一政策,学生也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和道理,因此,本节课中应当让学生通过对与计划生育相关的数据及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相关的探究性活动,更进一步了解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9

2.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技能目标

1.锻炼收集材料的能力。

2.计算、整理相关数据,探究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意义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2.通过学习,加强自身对社会的责任感,理解国家“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全世界人口,大约有多少人?

2、原始社会人类人口数量少的原因是什么?

3、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第一次翻一番所用的时间大约是多少年? 4、我国从哪年到哪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你推测明显加快的原因是什么? 5、结合当地人口增长的实际情况,分析人口数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影响? 6、人类必须控制人口增长的理由是什么?

7、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订立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什么? 8、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9、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关键是什么? 10、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

(一)分析课本18页的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的一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开始翻一番所用的时间大约是 。 2、我国从 年到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原因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口过快增长,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造成的影响有 。

4、有人说:“粮食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如果粮食问题解决了,人口增长就可以不受限制了”。这种说法是 原因是 。

5、我国一些地区流行有“多子多福”的说法,这种说法_______。 (二)阅读课本19-20页回答:

1、计划生育的意义:控制 和提高 。 2、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 。 探究晚育的意义:

(1)假设A夫妇以及他们的子孙都是20岁生孩子,100年后,A的后代有____代。假设B夫妇以及他们的子孙都是25岁生孩子,100年后,B的后代有____代。

(2)假设我国现在16岁、17岁、18岁、19岁、20岁的女性各有1千万人;如果没有晚育要求,这些妇女每人生一个孩子,5年后因她们的生育而增加的人口是________人;如果有晚育要求,这些妇人要到25岁时才生孩子,每人生一个孩子,5年后因她们的生育而增加的人口是 人。

(3) 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4)优生;有利于提高 。 三、拓展创新

1999年底,中国总人口为12.59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1%。由于人口基数大,尽管积极推行计划

10

生育,每年净增人口仍达到1300万左右。同时,人口分布极不平衡,94%的人口聚居在占全国总面积43%的东南部,乡村人口占70.63%,,城市化水平较低。中国的耕地占世界的7%,人均占有0.078公顷,是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均淡水资源也只是及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试分析: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 的国家,当今人口现状的特点是:人口基数 ,新增人口 , 人口多,年龄结构 的速度快,人口的分布 ,人口素质 。

(2)结合当今人口现状,说明我国为什么将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四、归航拾贝 五、达标测试

1.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的时间是( ) A.1578~1764年 B.1764~1849年 C.1949~1989年 D.1989~1995年 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优生的措施( ) A.婚前体检 B.孕妇定期检查身体 C.科学分娩 D.做B超鉴定胎儿的性别 3.在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少生优生,幸福一生 B.反正只想生一个孩子,晚生不如早生 C.多子多福 D.生男生女不一样,养儿才可防老

4.晚婚即提倡结婚的年龄比法定年龄晚2~3年,在法定年龄中,女子不得早于( ) A.20周岁 B.18周岁 C.22周岁 D.23周岁 5.在我国《婚姻法》中规定,男子结婚的年龄不得早于( ) A.20周岁 B.18周岁 C.22周岁 D.23周岁 6.晚育是指提倡在结婚后推迟生育( )

A.2~3年 B.5~6年 C.6~8年 D.12~13年 7.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原因是( ) A.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B.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

C.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D.人口增长过快,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8.预测某地人口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是( ) A.人口数量 B.人口密度 C.人口素质 D.年龄组成 9、资料分析: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用时间

人口(亿) 年代 所用时间(年) 10 1800 -- 20 1930 130 30 1960 30 40 1975 15 50 1987 12 60 1999 12 预计 70 2013 14 80 2028 15

11

数据来源:国家计生委宣教中心

①在下面空白处用条形图的形式表示表格中给出的数据,注意设横轴为年代,设纵轴为人口数(亿)。

②从1800~1930年130年的时间人口才增长10亿,而在1975年以后大约12、14、15年就会增长10亿,试分析原因?

学习感悟 本节课你要把握的内容有:

1、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其中最关键和有效的措施是:少生。 2、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

第四节 计划生育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一)1、1762 2、1949—1989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3、略 4、不对 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粮食、资源、教育的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5、不对

(二)1、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2、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1)5 4 (2)5千万人 1千万人 4千万人 (3)少生 (4)人口素质 拓展创新

(1)最多 大 多 农村老龄化 不平衡 偏低

(2)①人口过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会给环境和资源带来沉重的压力,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会影响生态环境。 ③人口老龄化加快,由此产生许多的社会问题将日益严重。④人口过多,教育资源不足,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总之,人口问题是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进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所以我国把计划生育列为基本国策。

达标测试

1、C 2、D 3、A 4、C 5、C 6、A 7、D 8、A 9、略

第二章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教师寄语:有良好的营养才能有健康的身体

教材分析:本节知识通过分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引出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在逐步引出各种营养物质在人体中的作用。由于本节知识点较碎,因此要注意知识讲解时要有系统性,要注意表格的使用。

学习目标:①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②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状; ③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④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同人

12

搜索更多关于: 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学案 - 图文 的文档
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学案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so4j2g0sg72h8u7sn25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