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复 备 一、创设情境,系统整理形成认知结构. (一)创设情境,整理自然数、整数、整除、因数、倍数的概念. 1.创设情境,整理自然数、整数的概念,明确研究范围. (1)学生自主报出自己出生年月. (2)问:①你们刚才说的数都是什么数? ②研究数的整除时,是在什么数的范围内研究的? (3)师:“0”是自然数,因为它也表示物体的个数,0个,因此,它既是自然数,也是整数.但我们在研究数的 整除时,一般不包括0. 2.借助算式,整理因数、倍数的概念. (1)出示算式: 154 ①18÷2=9 ②2.4÷6=0.4 ③30÷8= ④30÷5=6 ⑤8÷16=0.5 ⑥12÷0.3=40 (2)提出要求:把算式填在集合图中. 除尽 整除 (3)提问: 结合算式说一说因数、倍数的概念 (4)小结: ①一个数的因数,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②结合集合图,说一说整除与除尽的关系 3.借助算式整理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1)借助算式整理特征 ①结合“30÷5=6”说一说能被2、3、5整除,能被2和5整除,能被2和3整除,能被3和5整除的特征. ②练习:用0、1、8三个数组成数 a. 能同时被2、5、3整除的最大三位数 b. 能同时被2、5、3整除的最小三位数 c. 从这三个数中任选数组成新数,看看这个数还能同时被谁整除 (2)回忆奇数、偶数的概念. ①问:能被2整除的数又叫什么数? 9 / 31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又叫什么数? ②练习:读出黑板上算式中的奇数、偶数. 4.借助情境,整理质数、合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概念. (1)提出要求:用黑板上算式中的数,按要求填图. 只有两个约数 有两个以上的约数 (2)提问:两幅图中的数各有什么特点?叫什么数? (3)强化练习: ①学号是奇数的同学请起立;②学号是偶数的同学请起立; ③问:同学们都站起来了,说明什么?④学号是质数的同学请坐;⑤学号是合数的同学请坐;⑥问:你怎么还站着?(1号)说明什么? (4)利用选择整理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概念. ①出示:下面四个答案中,哪个是把30分解质因数? 1)30=2×3×5×1 2)30=6×5 3)2×3×5=30 4)30=2×3×5 ②什么叫分解质因数? ③问:其它为什么不是分解质因数? ④问:2、3、5是30的什么数? 5.利用填图整理公倍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互质. (1)出示: ① 1,2,4 ②4 ③24 ④24,48,72…… (2)按要求填 (3)问:重叠部分应填什么数?你选哪个?(4)问:24是8和12的什么? 4呢?(5)第④组后面为什么有省略号?第①组后面为什么没有?(6)问: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这两个数就叫做……?(7)举例:什么是互质数? (二)结合板书,整理概念,形成网络图.(完成板书) 二、分层练习,巩固知识.(投影出示) 1.判断: (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 (2)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10 / 31
8的倍数 12的倍数 2.填空 三个连续的奇数和是183,其中最小的一个奇数是( ) 两个质数的乘积是94,这两个质数的和是( ) 在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中,合数的个数最少有( ) 3.解决实际问题 洪山小学五年级有100人,今年4月30日体育节,要选部分学生参加队列表演,要求分4人一组,6人一组或者8人一组,都能恰好分完.参加队列表演的学生最多能选多少人? 三、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 1.练习引入 ....1 在、3.3、33.3%、0.3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0.54、0.54、5.4%、311、0.54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 20提问:如何进行大小比较? 2.学生汇报方法,并引入:分数、小数、百分数间可以进行互相转化.转化方法是什么?(请自己试着总结) 3.总结:板书 四、知识应用 (1)把35%的“%”去掉,原数就( ). (2)在五折,0.56,0.55,(3)如果 5这几个数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9417>>,那么在( )内可以填的自然数有( ). 5??2(4)小数2.995精确到0.01,正确的答案是( ). (5)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是8.30,这个三位数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设计意图:知识的学习是更好地应用,更好地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是让学生用知识解决问题.) 三、小结提高 本节课是对数的认识部分知识的应用,通过系统地整理,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进行问题的解决,并能够更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触类旁通. 课后检测题目: (1)一个多位数,省略万位后面的的尾数约是6万,估计这个多位数在省略
11 / 31
前最大可能是( ),最小可能是( ). (2)一堆糖果,如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还剩3块;如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还缺1块;如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还缺1块,这堆糖果至少有多少块? 数的认识 板书设计 去掉%,小数点向 左移动两位 (可以从生成资源、教学疑难、学法梳理、典型积累等方面思考) 小数 用分子除以分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 写成分数形式并约分 分数 百分数先写成小数再写成百分数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者: ( 课 题 数的学情分析 习惯培养 培养认真审题、书写及自1.四则运算意义的深入课时教学目标制定 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及四2. 培养运用法则熟练计构的能力. 3.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教学重点 12 / 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