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判断] 生效的行业性、区域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对本行业或者区域内所有盖章确认该合同的企业及其职工具有约束力(正确)
96、[判断] 企业因职工方协商代表履行职责而扣发,降低其工资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责令期限支付扣发、降低的工资;逾期未支付的,责令企业依法并加付赔偿金(正确)
97、[判断] 行业集聚或者小企业比较集中的区域,可以开展行业性或者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订立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正确)
98、[判断] 未建立工会的企业,职工一方首席代表由企业法人指定(错误)
99、[判断] 职工方首席协商代表由企业工会主席担任;工会主席因故不能履行首席协商代表职责的,由其他协商代表担任(错误)
100、[判断] 未成年做了违法的事,监护人(父母)依法承担赔偿等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正确)
101、[单选]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102、[单选] 已经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103、[单选]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应当按照正常工作时间工资(200%)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 104、[单选]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05、[单选] 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人代表、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106、[单选]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107、[单选]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108、[单选]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109、[单选]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110、[单选] 企业、事业单位召开讨论有关工资、福利、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会议,(必须)有工会代表参加
111、[单选] 违反《工会法》第四十条规定,侵占(工会经费和财产)拒不返还的,工会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返还,并赔偿损失
112、[单选] 国有企业的工会委员会是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
113、[单选] 工会应当根据(经费独立)原则,建立预算、决算和经费审查监督制度
114、[单选] 工会各级组织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 115、[单选] 基层工会组织具备民事法律规定的(法人)条件的,依法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116、[单选] 各级工会委员由委员大会或者委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近亲属不得作为本企业基层工会委员会成员的人选
117、[单选] 工会的权利不是行政权和司法权,而是民主意义上、社会意义上法定的(参与权和监督权)
118、[单选] (同一行业或性质相近)的几个行业,可以根据需要建立全国或地方的产业工会
119、[单选] 国家保护工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120、[单选]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以上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121、[单选] 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122、[单选]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123、[单选] 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按(月)领取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待遇 124、[单选] 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
125、[单选] 职工因工伤亡,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126、[单选] 《社会保险法》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
127、[单选] 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自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起计算
128、[单选] 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生育津贴按(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计发 129、[单选]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130、[单选]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是指(职工方和企业方)依法平等协商,确定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劳动报酬事项的行为
131、[单选]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3人)名,具体人数由双方协商,并从中确定一名首席协商代表
132、[单选]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职工协商代表在其履行职责期间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自动延长至完成履行职责之日)
133、[单选] 企业和职工个人订立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得低于)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 134、[单选] 职工方和企业方协商确定的劳动定额标准,应当是本企业(90%)以上的职工在正常劳动条件下和法定工作时间内能够完成的工作量
135、[单选] 讨论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有三分之一以上职工或者职工出席,经全体职工代表或者全体职工(过半数)通过
136、[单选] 企业应当自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订立之日起十日内,按照管理权限,将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文本及相关材料报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查
137、[单选] 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适用于所有与本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
138、[单选] 未建立工会的企业,职工一方首席代表(由职工协商代表推举产生)
139、[单选] 已经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职工方首席协商代表由(工会主席)担任,其他代表由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表决通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