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学语文讲座:关注语言表达 培养概括能力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1:34: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课程理念:

1、开发语言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要有利于学生语言潜能的开发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能力和发展可能,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引导学生依据个体的生活状态和学习状况,探索适应于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不断地通过已知认识,探求未知;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在动态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学生在有选择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为终身发展打扎实的基础。 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2、语文课程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运用规范的掌握,而且要重视学生情操的陶冶和文化品位的提升。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外国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吸取精华,充实底蕴,形成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并提高比较辨别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 课程目标:

具有独立阅读现代文的能力:能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见解,有个人的体验与发现;能赏析,评价文学作品,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能运用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解决阅读过程中的问题。

能正确运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口语交际,能在不同场合,得体,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有一定的演讲能力和辩论能力。 阶段目标: 三至五年级目标 到五年级结束时:

(1)能熟练地拼读汉语拼音,并借助汉语拼音扩大识字量。认识并会写2500个汉字。

(2)能认读并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句义;能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有自己的感受;能发现并提出问题。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3)能认真听他人说话,理解他人所说的主要意思,并能用普通话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能根据需要,独立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4)能依据生活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辨别是非善恶;有经常动笔的习惯。

(5)能主动参与班级,学校,社区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 内容与要求:

三至五年级:寓言,童话,神话,故事,小剧本及叙事类作品,科普作品等课文阅读。

(1)在阅渎过程中正确理解2500个常用汉字的意思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注意力集中地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默读速度,每分钟达到250字左右 (4)能联系生活经验,运用注释,工具书和资料,理解词义,句义和课文的主要意思;能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了解语句的前后联系;能圈画文章重点和自己感兴趣的词句;能初步归纳课文内容的要点。感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能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5)能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积极参与讨论问题

(6)感受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能用摘抄,仿写等方式自觉积累生动而含义丰富的词句,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体会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常见修辞方法的作用 三至五年级 课外阅读

(1)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能经常阅读报刊,杂志和儿童读物 (2)能理解所读内容的要点,有自己的体会

(3)能做阅读摘要,能根据阅读内容写出一点自己的体会

(4)阅读时间每天不少于30分钟,三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学总目标:

1、 能自主确定要学习的生字,继续用已掌握的识字工具和识字方法识字,进一步扩大识字量。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继续提高独立识字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能熟练地运用部首和音序查字法,提高查字典的速度。注意辨析同音字、音近字和形近字。

2、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熟练地拼读音节,培养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的习惯。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回答问题,进行口语交际。

3、 积累本册教材中学习的词语,按要求积累其他词语,能在课内外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不断增加词汇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在运用中能辨别词语的不同意思,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的作用,部分词语能学习运用。

4、 学过的句子会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习本册教材中的常用句式,能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懂得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作用,部分句式能学习运用,学习把句子写具体。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能区别句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继续学习顿号、冒号、引号、破折号和省略号的一般用法。

5、 听人说话,能养成专心听讲、认真思考、不随便插话和不随便打断别人的习惯。能抓住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转述,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注意使用礼貌语言。在交谈中能听清别人的意思,对不明白的地方能主动询问。

6、 能清楚明白地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能连贯地说几句或一段话,能完整地复述一件事,能具体地讲述故事,能简要地转述别人的讲话内容,能有条理地讲述自己的经历、见闻和感想。

7、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能表达出重点词句的作用,能读出不同的语气。继续提高默读能力,能借助资料解决阅读中的一些疑问。能复述课文大意,比较正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能熟记名句,能背诵全部古诗,能背诵指定的部分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段落。

8、 学习观察生活,学习搜集资料,学习选择材料,学习清楚明白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学写小故事、游戏、活动,学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和想象作文。做到有顺序,语句较通顺,继续学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逐步养成文必加点、边写边点的习惯。

9、 积极参加课内外的语言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与人交流、合作,提高人际交流、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10、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学习在双线格里抄写词语、句子、段落、对话、两个自然段,要求书写认真,字的 大小要均匀,字与字的间隔要适当,还要注意格式和标点。继续练习用毛笔仿影,做到写字姿势正确。继续巩固正确的执笔、运笔方法,培养使用、爱惜写字用具的习惯。

11、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积极参加课外阅读活动,有自主选择书籍的兴趣和能力。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阅读一定数量的名家名作,学习写读书笔记或阅读日记。阅读总量不低于课程标准的规定。

五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学总目标

1. 能主动确定要学习的生字,继续用已掌握的识字工具和识字方法识字,进一步扩大识字量。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继续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能熟练地运用部首和音序查字法,提高查字典的速度。注意辨析同音字、音近字和形近字。

2.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熟练地拼读音节,培养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的习惯。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回答问题,进行口语交际。

3. 积累本册教材中学习的词语,按要求积累其他词语,能在课内课外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不断增加词汇量。能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在运用中能辨别词语的不同意思,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的作用,部分词语能学习运用。

4. 学过的句子会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习本册教材中的常用句式,能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句子不通的表达方式,懂得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作用,部分句式能学习运用,学习把句子写具体。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和感叹号,掌握顿号、冒号、引号、破折号和省略号的一般用法。

5. 听人说话,能养成专心听讲、认真思考、不随便插话和不随便打断别人的习惯。能抓住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转述,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注意使用礼貌语言。在交谈中能针对别人的意思发表意见,对不明白的地方提出询问。

6. 能清楚明白地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能连贯地说一段话,能完整地复述一件事,能具体地讲述故事,能简要地转述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能有条理地讲述自己的经历、见闻和感想,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7.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能表达出重点词句的作用,能读出不同的语气。有较快的默读能力,能借助资料解决阅读中的一些疑问。能复述课文大意,比较正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的感情。能熟记教材摘录的名句,能背诵课文中的全部古诗,能背诵指定的部分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段落。

8. 学习观察生活,学习收集资料,学习选择材料,学习清楚明白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学写一件事、一个人、一次活动、一个场面、一种植物、一个景点,学写书信、观察日记、读书笔记、想象作文和材料作文。做到有顺序。语句较通顺,继续学习使用标点符号,逐步养成文必加点、边写边点的习惯。

9. 积极参加课内外的语言实践活动。能主动参加收集资料、办报、出专栏、组织讨论会、读书会、朗读会、故事会等活动。在活动中与人交流、合作,提高人际交流、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10. 继续联系用钢笔写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学习在双线格里抄写词语、句子、段落、继续学习用行书写字。要求书写认真,字的大小要均匀,字与字的间隔要适当,还要注意格式和标点符号。联系用毛笔临帖,做到写字姿势正确。继续巩固正确的执笔、运笔方法,培养使用、爱惜写字用具的习惯。

11.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自觉进行课外阅读,有主动选择书籍的兴趣和能力。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阅读一定数量的名家名作,能主动与别人交流阅读心得。学习写读书笔记、阅读笔记和阅读作文。阅读总量应不低于课程标准的规定。

小学语文讲座:关注语言表达 培养概括能力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swkq5cj3a9kcel7h0q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