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由图知,n=2,不计绳重和摩擦,绳子的拉力: F=(G+G动)=(400N+100N)=250N,故A错误; B、有用功:W有=Gh=400N×2m=800J,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2×2m=4m, 拉力做功:W总=Fs=250N×4m=10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00%=
×100%=80%,故B正确;
C、拉力做功的功率:P===100W,故C错误。
D、由前面解答可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4m, 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v==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有用功、总功、功率公式、机械效率公式、滑轮组s=nh的理解和运用,本题关键:一是利用好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拉力F=(G轮+G物),二是掌握机械效率和功率的计算公式。 9.
【分析】由题意知,只有坐在座位上时,指示灯才亮,故S可控制灯,当开关S1闭合时,灯又不亮了,说明指示灯被S1短路了。 【解答】解:
由题知,S闭合、开关S1断开指示灯亮,S2闭合,指示灯被短路熄灭;
A、电阻R与开关S1并联后与指示灯、开关S串联,乘客坐下时S闭合指示灯亮,系上安全带时S1闭合,指示灯亮,不符合题意;
B、电阻R与开关S1串联后与指示灯并联,开关S在干路上,乘客坐下时S闭合指示灯亮,系上安全带时S1闭合,对指示灯没有影响,指示灯仍然亮,不符合题意;
C、两开关串联,只有乘客坐下,系上安全带S1闭合时指示灯才会发光,不符合题意; D、指示灯与S1并联,与电阻R、S串联,乘客坐下时S闭合指示灯亮,系上安全带时S1
闭合,指示灯被短路熄灭,并且不会出现电源短路,符合题意。
=0.4m/s,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利用了对用电器短路时,用电器将不工作设计电路,注意不能出现对电源短路的情况,电阻起保护电路的作用。 10.
【分析】解答此题用到以下知识:
(1)磁感线是人们为了研究磁场的分布情况而假设的线,实际不存在;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3)发电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4)电动机即通电能动,故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解答】解:A、磁感线实际上并不存在,故A错误;
B、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B正确; C、发电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
D、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制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该题考查磁现象中多个规律及概念,具有一定的迷惑性,需要对基础知识掌握并理解才能正确作答。 11.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A测L支路的电流。
根据电源的电压可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通过灯泡支路电流和实际功率的变化,进一步判断亮暗的变化。 【解答】解: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A测灯泡L支路的电流。
因电源电压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故B错误,D正确;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L的电流不变,电流表示数不变,灯泡的实际功率不变,则灯泡
的亮度不变,故A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要注意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 12.
【分析】分析电路,当甲、乙都是电流表,S1闭合、S2断开,此时R与L并联,乙测干路电流I,甲测L电流I甲,当甲、乙都是电压表,S1、S2都闭合,R与L串联接在电路中,甲测总电压U,乙测L两端电压UL,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通过R=阻,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及功率公式解题。 【解答】解:
A、由P=UI可得,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额=
=
=0.5A,
求出灯泡的电
由
可得,灯泡的电阻:RL===12Ω,
当甲、乙都是电流表,S1闭合、S2断开,此时R与L并联,甲电流表测L的电流,因I甲=0.5A=I
额
,即灯泡正常工作,由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源电压U=U额=6V;
当甲、乙都是电压表,S1、S2都闭合,R与L串联接在电路中,甲电压表测总电压U,乙测L两端电压,且UL=U乙=2.4V, 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可得电路中的电流: IR=IL=
=
=0.2A,
电阻R两端的电压:UR=U﹣UL=6V﹣2.4V=3.6V, 电阻R的阻值:R=
=
=18Ω,故A不正确;
B、当甲、乙都是电流表,S1闭合、S2断开,此时R与L并联, 由电阻的并联可得
=
+
=
+
,解得R并=
Ω,
当甲、乙都是电压表,S1、S2都闭合,R与L串联接在电路中, 则串联电路总电阻R串=R1+R2=12Ω+18Ω=30Ω,
电路总功率之比:====,故B不正确;
C、当甲、乙都是电压表,S1、S2闭合时,灯L的实际功率:PL=ULIL=2.4V×0.2A=0.48W,故C正确;
D、当甲、乙都是电流表,S1闭合、S2断开时,此时R与L并联, 甲电流表测L的电流,且I甲=0.5A, 乙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则:I=IR'+I甲=+I甲=
+0.5A=A,
两表示数之比为I甲:I乙=0.5A:A=,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公式运用多,公式变形也多,要正确分析电路,弄清电表的测量对象是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3.
【分析】(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体现在熔化图象中就是有段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同时温度不断升高; (2)非晶体熔化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内能增加。
【解答】解:由图知,该物质在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所以该物质为非晶体,它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故答案为:非晶体;增大。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非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与非晶体有关的信息。 14.
【分析】(1)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是连通器,连通器中装有同种液体静止时,液面是相平的。
(2)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高度。 【解答】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