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分析设计性实验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6 10:01: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二次加入EDTA溶液的用量(mL) Fe2+的浓度(mol/L) 9.42 2.418×10-2 9.40 2.413×10-2 9.42 2.418×10-2 Fe2+的浓度平均值(mol/L) 绝对偏差 相对平均偏差(%)

0.002×10-2 2.416×10-2 0.003×10-2 0.097% 0.002×10-2 Fe3+的浓度计算公式:c(Fe3+)=c(EDTA)×V1(EDTA) / V(混合液) Fe2+的浓度计算公式:c(Fe2+)=c(EDTA)×V2(EDTA) / V(混合液)

步骤② 浓度(mol/L) 含量(g/L) Fe2+ 2.416×10-2 1.349 Fe3+ 2.617×10-2 1.461 Fe2+与Fe3+之和 5.033×10-2 2.810 【实验结果讨论】

1、经两种方法测定的Fe2+与Fe3+的含量如下:

实验方法 无汞定铁法 配位滴定法 Fe2+ 的含量 (g/L) 1.384 1.349 Fe3+ 的含量 (g/L) 1.429 1.461 Fe2+与Fe3+的总含量(g/L) 2.813 2.810 2、由上表可得,配位滴定法测得的Fe2+ 含量比氧化还原法测得的含量低,而Fe3+ 的含量却比氧化还原法测得的含量高,两种方法测得的总铁含量基本相同。 原因是:

①实验时间不同:实验时先进行氧化还原滴定的操作,滴定完毕后进行配位滴定,由于混合液在空气中放置太久,部分Fe2+ 被氧气氧化形成Fe3+ ;

②实验操作条件不同:由于Fe3+ 与EDTA的配位反应速度比较慢,需要加热到60~70℃,并需不断搅拌,这样加快了氧气对Fe2+ 的氧化,而无汞定铁法只需在室温下进行,氧化速度比较慢。

3、氧化还原滴定时,前几次总铁测定的实验结果相差太大,可能原因: 用SnCl2 还原时加入了过量的SnCl2,直接将溶液还原为无色。影响了后面重铬酸钾对Fe2+ 的滴定。

调整操作方法后,用100g/L SnCl2滴定到溶液刚好褪色即换50g/L SnCl2滴定,边滴加边振荡,当溶液呈浅红色停止滴加,猛烈振荡,直到红色完全褪去,然后进行后续操作,滴定结果比较准确。

4、实验过程中为了减少Fe2+ 的氧化采取的措施: ①滴定操作时动作尽量加快,还原之后立即进行滴定;

②氧化还原滴定总铁时,用还原SnCl2之后立即用流水降温,且加水稀释降低的Fe2+浓度,减少的Fe2+氧化。(加水稀释同时也降低了Cr3+的浓度,避免Cr3+的绿色对滴定终点造成干扰。)

5、配位滴定中,滴定Fe2+用过硫酸铵氧化成Fe3+时,溶液不会变成预期的紫红色,而是变成橙黄色,可能原因:

pH值控制不当,不在紫红色螯合范围之内。磺基水杨酸在pH为2~3时与Fe3+形成紫红色螯合物,在pH为4~9时形成红色螯合物,在pH为9~11.5时形成黄色螯合物,pH>12时,有色螯合物被破坏生成Fe(OH)3。实验中,调节pH时加入的酸过量,使pH<1,不能形成稳定的紫红色。实验后期,用氨水和盐酸共同调节pH,出现了稳定的紫红色。

【主要参考资料】

[1]张春荣,吕苏琴,揭念芹.基础化学实验(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67-169,185-187.

[2]张桂香.大学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分册.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2.158-159,210-212.

[3] 汤又文.基础化学实验 分析化学实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2.58-59,73-74.

[4*]百度文库.铁元素的工业分析方法及原理.

搜索更多关于: 分析设计性实验 的文档
分析设计性实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tcc46for59f98j84o2r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