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卷1(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7 5:41:3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测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得分:

一、单选题(13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1.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燃烧 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C.稀有气体都不能与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答案】D 【解析】

A、氧气能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故选项错误;B、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不是质量分数,故选项错误;C、稀有气体在一定的特殊条件下,可与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D、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可用于食品防腐,故选项正确。故选D。 2.饼干和薯片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变软,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 A.二氧化硫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答案】D 【解析】

酥脆的饼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故选D。 3.下列化学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 A.氢气+氯气 C.碱式碳酸铜 【答案】D 【解析】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

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为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

氯化氢 B.镁+氧气

氧化镁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D.铁+硫酸→硫酸亚铁+氢气

为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为三种属于分解反应,故C错误;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也为两种,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D正确。故选D。

4.化学概念之间具有并列、包含、交叉等关系,如图所示概念 M 和 N 之间的包含关系,下表选项中,所列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所示包含关系的是( ) 选项 M N

A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B 空气 氢气 C 稀有气体 氖气 D 混合物 纯净物

A.A 【答案】C 【解析】

B.B C.C D.D

A、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属于并列关系,故选项错误;B、空气和氢气属于并列关系,故选项错误;C、稀有气体包括氦、氦、氩、氪、氙等,二者属于包含关系,故选项正确;D、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故选项错误。故选C。

5.如图所示,等体积的 A、B 两集气瓶内充满了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可以看到( )

A.B 瓶中有水流入 B.A 瓶中有水流入 C.A,B 瓶中均有水流入 D.A,B 瓶均无水流入 【答案】B

【解析】

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体,消耗了瓶中的氧气,使压强减小,小于大气压,从而使水进入瓶中。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是气体,虽然消耗了氧气,但是二氧化硫代替了氧气的位置,使压强几乎不变,水不能进入瓶中。故选B。

6.下列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黑烟生成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瓶壁有水雾出现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雾生成 【答案】C 【解析】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瓶壁有水雾出现,故选项说法正确;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7.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熄灭,证明瓶内不含氧气 B.加热试管时,试管炸裂,可能是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 C.如果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小于读数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充分反应后,需将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数,否则测量结果偏低 【答案】A 【解析】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氧气的量很少,木条也会熄灭,故A错误;B、绐试管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可能造成试管炸裂,故B正确;C、如果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量水的实际体积偏小,故C正确;D、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充分反应后,需将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数,否则测量结果偏低,故D正确。故选A。

8.合肥市 2017 年 5 月 20 日空气质量报告:老城区空气污染指数为 64,空气质量级别为 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列有关空气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可供给呼吸,所以常用于医疗急救

B.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他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空气中稀有气体作为电光源利用其化学性质稳定

【答案】A 【解析】

A、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物质,能够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故A正确;B、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没有新物质形成,它们的化学性质未改变,故B错误;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说明空气中所含的污染物越多,则空气质量越差,故C错误;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充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D错误。故选A。 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答案】D 【解析】

A、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B、雪碧饮料中含有水和碳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C、加铁酱油中含有水和含有铁元素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D、干冰是由一种物质二氧化碳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正确。故选D。

10.实验室用排水法制氧气时,装高锰酸钾的试管破裂,其原因可能是( )

①装药品前,忘了检查气密性 ②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③试管没有先均匀预热④收集完氧气,先熄灭酒精灯后取出导气管.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①装药品前,忘了检查气密性,可能导致收集不到氧气,不会造成试管破裂;②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冷凝水会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③试管没有先均匀预热,会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④收集完氧气,先熄灭酒精灯后取出导气管,水槽内的水可能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故②③④中的原因会造成试管破裂。故选C。

11.下列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集气瓶底部应放少量水或细沙的是( ) A.木炭 【答案】C 【解析】

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试验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放出大量的热,为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溅落下了

B.硫粉

C.铁丝

D.红磷

B.雪碧饮料

C.加铁酱油

D.干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卷1(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tgbe1cusa35m4y31ezc5v45r56fo50091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