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研究生综合英语2(修订版)课后答案与课文翻译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15:37: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talking about her feelings, the biggest challenge for women is correctly to interpret and support a man when he isn’t talking. Silence is most easily misinterpreted by women. She may imagine the very worse and become insecure. But the fact is that men and women think and process information very differently. Women think out loud, sharing their process of inner discovery with an interested listener, while men silently mull over what they have heard or experienced before they talk or respond. This process could take from minutes to hours. And to make matters even more confusing for women, if he does not have enough information to process an answer, a man may not respond at all.

Translation of Text 言如其人

罗宾·拉克夫 “女性的语言”,就是我们还是小姑娘时所学的那种悦耳(但未必文雅)、委婉、从不盛气凌人的谈话方式。文化偏见造就了允许我们讲的那种话,允许我们谈论的那些话题,以及别人谈论我们所采用的方式。学完语言课程之后,我们走向社会,结果发现自己在交际方面存在严重缺陷 —— 我们这样说不行,不这样说也不行。 如果我们说话不肯“如淑女般”,就会因缺乏女人味而遭到嘲讽和批评。(“她思考问题像个男人”充其量只是一种言不由衷的恭维。)如果我们真的学会了所有模棱两可又明确表达自己观点的女性使用的语言,又会遭到冷嘲热讽,说我们思路不清,不能参与重要讨论,因而不适合掌权。

女性无须承受如此之多非议,就已开始觉得自己理应受到这般待遇,因为她们本身在智力和所受教育方面存在着许多缺陷。

“女性的语言”体现在英语的各个层面中。比如,在命名颜色方面,人们助长并听任女性区分各种颜色比男性更为精确。像“mauve(深紫色)、beige(米黄色)、écur(淡褐色)、aquamarine(蓝绿色)、lavender(淡紫色)”等这些词,在女性的常用词汇中已司空见惯,而在大多男性的常用词汇中却极为匮乏。我无法考证女性是否确实比男性更能“识别”多种颜色。这仅仅是因为如此细微的区分与女性使用的词汇有关,而与男性使用的词汇却无关;对于掌管世间众多趣事的男性而言,如此区分颜色微不足道 —— 与他们毫无相干。

在句法方面,我们发现类似的与性别有关的言语特征。尤其有一种句型,女人在交谈中比男人使用的更多:即附加疑问句。附加句介于完整陈述句和一般疑问句之间;它不像前者那样武断,但比后者更能体现出自信。 “叙述直截了当”,表明说话者相信自己所掌握的情况,因而也定会让人相信;“疑问句”表明缺乏对某个要点的了解,暗指说话者见闻中的空缺能够并且将以回答来补充。例如,在观看少年棒球联合会的一场比赛中,假如我取下了眼镜,我会问别人:“第三垒上的那个球手出局了吗?” 这是合乎情理的。附加疑问句介于陈述句和疑问句之间,当说话者陈述其主张,但对该主张的真实性不能十分肯定的时候,就会使用这种疑问句。因此,假如我说“琼在这里吗?”,如果应答者回答说“不在”,我大概不会感到惊讶;但假如我说,“琼在这里,是吗?”,我可能已经偏向于认同肯定的答复,只是希望确认一下。我仍然希望得到应答,但已掌握了足够的情况(或者说,我认为自己已掌握足够的情况)去推测那个应答。因此,附加疑问句可以说是一种除说话者之外不要求任何人相信的陈述句,一种留有余地、不强迫受话人同意说话人观点的表达方式。

“这里确实很热,是吗?” —— 这是说话者试图与别人交谈时,在闲谈中也经常使用的附加疑问句。

41

但在谈论个人感受或看法的时候,通常只有说话者才知道正确的答案。类似“我头痛,是吗?”这样的句子,显然是荒唐可笑的。不过也有一些例外,如在“东南亚的局势很糟糕,是吗?”这句话中,说话者需要进一步确认的是自己的看法而并非感受。

像这样的句子,自然存有其它解释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是:说话者心目中有一个特定的回答 —— “是的”或“不是” —— 但他不愿直述其言。在交谈中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使用这种附加疑问句。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

附加疑问句可使说话者避免承担责任,从而避免了与受话人之间的冲突。问题在于,这样一来,说话者可能也会留给对方一个对自己不太确定,或者希望受话人确认他们看法的印象。这种不确定性又进一步下意识地得到强化。就我所知,有一种特殊的句子语调形式,几乎被女性专用,这种调式把陈述形式的回答变成了一种疑问句。尽管说话者无疑是唯一的知情人,但使用一般疑问句特有的升调变化,可以产生一种暗示说话者寻求确认的效果。正因为如此,下面的问题才首先向她提出: (问)晚饭什么时候准备好? (答)哦……6点左右吗……? 第二位说话者仿佛在说:“6点 —— 如果你方便的话,如果你同意的话。” 受话人处于一种不得不给予确认的状况。女性使用这种言语模式可能会造成这样一种结果:她无意之中所说的话往往被对方视为一种试探行为,对方不会把她的话当真或没有任何必要去相信她。因为她“拿不定主意”,“对自己不能肯定。”

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可以解释为什么女性语言比男性语言听上去更客气。把结论悬空、不把你的思想、观点或要求强加给任何人,这种做法是礼貌的。由此可见,附加疑问句是一种客气的陈述句,因为它不强求受话人赞同或相信你所说的话。同样,请求也是一种客气的命令,因为它不强求受话人听从,而是建议受话人采取行动去迎合说话人。一条明确声明的命令暗示着一种威胁:如果不去执行,会产生某种后果 —— 或者说得不客气一点 —— 暗示着说话者处于一种优越地位,能够强制执行这条命令。另一方面,说话者如果以请求的方式表达愿望,则意味着:如果该请求不能得以实现的话,只有说话者受损:拒不服从不会有损于受话人。因此,结论实际上留给受话人去完成。下面的例句可以清楚地说明这种区别: 关上门。 请关上门。 你关上门好吗? 请你关上门好吗? 您能否把门关上?

女性使用的词汇和句型会在某种程度上损坏其形象,用来描述女性的词汇和句型会在同样程度上使她们的形象更加糟糕。通常,某个词既可用来指代男性又可用来指代女性(或许也可用来指代事物),但该词指代女性时,便具有特殊的含义。对于女性群体而言,这个通过影射而非公然断言的特殊含义是个贬义词。 委婉语的使用可以产生这种效果。委婉语是一个替代词,它可以替代使人联想到不愉快或难堪之事的一个含义不好的词。然而,这个新的词语一经普遍使用,几乎具有与原来同样不好的含义,因为人们对所指之事或所指之人的感受不会因其名称的更换而改变;因此,我们必须要不断去发现新的委婉语。

“女人”有一个委婉语,现在仍然很常见。这个词当然就是“女士”。“女士”有一个阳性的对等词,即“男士”,偶尔也简化成“士”。但不知为何,“女士”却比“士”更常见。 决定使用“女士”而不用“女人”(反之亦然),可以大大改变一句话的含义,如下列所示: (a)我认识的一个女人(女士)在伯克利大学任系主任。

(b)我认识的一个女人(女士)能用鞋带和旧盒子制作出令人惊奇的东西。

42

(a)句中若使用“女士”一词,则赋予整句一种琐碎的或不重要的腔调,即,所谈论的事情不是什么重要的大事。同样,在(b)句中,如果使用“女士”一词,可能意味着说话者认为那些“令人惊叹的东西”不是严肃艺术,而只不过是一种嗜好或反常行为。如果使用“女人”一词,那她很可能是一位严肃的雕塑家。说“女士医生”,是非常屈尊的,因为从来没有人说“男士医生”,甚至“男性医生”。例如,1992年1月31日发行的旧金山《新闻日报》曾报道过美国律师玛妲琳 ? 默里 ? 欧海尔。如果我们把她说成是“女士无神论者”,其地位就会被贬低为像是一个没有头脑的古怪人。即使用“女无神论者”这个词,也难免无懈可击:性别与她的哲学立场无关。 另一方面,许多妇女认为,“女士”一词寓意深刻,使人想起骑士风范的那个时代:赋予所指之人很高的地位。这便使该词起初显得很文雅,但我们也必须牢记,这些言外之意是十分险恶的:意味着“女士”孤立无援,自己做不了事情。

“女士”也可用来暗指无足轻重,这体现在一些机构的名称中。那些具有重要宗旨(其意图不只是让“女士们”在一起消磨时光)的机构不可在其名称中使用“女士”这个词,但宗旨不太重要的机构却可以。我们来比较一下两个机构的名称:一个是属于男子集团组织的“女士附属机构”或“周三之夜女士勃朗宁诗社及园艺协会”,另一个是“女士解放组织”或“女士为和平而战组织” 这一区别的奇特性在于:“女士”原本是个委婉语,即“女人”的替代词,它把漂亮的门面安装在一个让人感到不适宜的东西上面。哪一种委婉说法可以微妙地把人贬低到其被指的对象?“女士”作为“女人”的委婉语,也许是因为“女士”一词不含“女人”一词所体现的性暗示:这种表达法不会“使人难堪”。如果这样的话,我们期待着将来“女士”一词可能会取代“女人”,成为指称阴性人的基本词汇,因为“女人”会成为一个明目张胆的性的代名词。这种特征已在一些语境中表现出来,下面的例句至少可以说明这一点,你不妨用“女士”来代替句中的“女人”一词:

(a)她只有12岁,但已经是个女人了。 (b)10年牢狱之后,哈里想找个女人。

(c)她是我的女人,识相点,可别和她乱来。 “女人”的另一个常见的代用词是“女孩”。你很少听到一个已过青春期的男子被称为男孩,除非在像“和男孩子出去”这样的短语中,它流露出一种少年轻浮和不负责任的腔调。但是所有年龄的女人都可用“女孩”一词来指代:“忠实的追随者”可用man Friday这个词语来表示, 却不能用boy Friday。相反,“行政秘书” 一词只能用girl Friday表示,却从不用women Friday或者是lady Friday表示;女人可以有“女朋友”,但男人 —— 从无性的意义上讲 —— 没有“男朋友”。这大概是因为“女孩”和“女士”都同样是委婉用法:在强调未成熟这个概念时,“女孩”排除了“女人”所潜藏的性的含义。“女孩”使人想到没有责任心:你不会派一个女孩去做一个女人的差事(或者,就此而言,甚至去做一个男孩的差事)。“女孩”是一个既不成熟又远离现实生活的人,不能委任于责任或者关系重大或意义重大的决策。 我们再来看两个词,就早期社会可能存在着对应关系而言,这两个词只是“男性”和“女性”的对应词,类似于“公牛”对应“母牛”。假设我们这样认为,随着人类的解放和社会的变迁,这两个词的原义现在已不再互相对应。然而,这两个词不但没有被废弃,而且具有新的含义,其喻义仍与原义有关。不过,我们假设这两个词的喻义已不再互相对应。通过观察不对应之处,我们发现在这个文化群落中男女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这种历时演变可在master(主人)和mistress(主妇)”这一对词中发现很好的例证。这两个词曾经都用来表示一个人对其仆人的统治,但现在已不再从原来的“主人——仆人”意义上使用,因为这种关系在当今社会已不再盛行。然而,这两个词现在仍然很常见。

除了用来指代动物以外,master这个词现在一般指在某个领域具有高超技能的人,通常与性

43

别无关。然而其阴性对应词mistress却不能这样使用。它实际上只限于指代“情妇”这个含有性意识的词。我们暂且把这两个词粗略地解释为“统治另一个人的人”。然而,一旦一个人再也不能绝对统治另一个人时,阳性词master 便用做“驾驭某事”这个比喻意义。master 要求其宾语的名称只能是某项活动或无生命的抽象事物。但mistress要求其前置词必须是阳性名词的所有格形式。没有Rhonda is a mistress (朗达是情妇) 这种说法。mistress只能是“某个人的”情妇。男人由其行为所规定,而女人则由其性行为所规定,即根据她与男人关系中的一个具体方面来规定。当一个像汉斯 ? 霍尔拜那样的old master(大画师)是一个意思,而做一个old mistress(旧情人)则是另外一个意思。

spinster和 bachelor这两个词也同样如此 —— 表示不同性别的“未婚之人”。其相同之处仅限于其定义本身。bachelor 是个中性词,经常用作褒义,而spinster却一般用作贬义,具有拘谨、大惊小怪等涵义。某人是个bachelor,意味着他可以选择结婚或不结。因此,以单身生活为主题的通俗文学常常很吸引读者。书中的男主人公一直是被人追求的对象,而他总是成功地逃避了那些追求者。但spinster却是一个没有追求者的人,至少说,她没有被别人认真地追求过。她成了一个没人想要的古董。bachelor的喻义通常是性自由;而 spinster 的喻义则是清教徒式的苦行和禁欲。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社交场合,祝贺女人订婚通常被认为是失礼的,而祝贺其未婚夫却是得体的。为什么?原因似乎在于,让人们想到使他们不自在的事情,这种做法很不礼貌。祝贺一个女人订婚,其实是等于对她说,“谢天谢地!你总算定亲了!”然而,男人却没有这样的顾虑。他选择结婚被看作是一件好事,但并不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语言的双重性贯穿于整个婚姻关系中。婚后,bachelor和spinster成为man and wife(夫妻),而不是man and woman 。如果女人死了丈夫,她仍是“John’s widow”(约翰的遗孀);但约翰决不可能是“Mary’s widower”(玛丽的鳏夫)。

最后,为什么售货员及其他人员在称呼女顾客时,经常不假思索地用“亲爱的”、“宝贝儿”之类的他们无权使用的爱称?男顾客对此一定不能容忍。不过女人嘛,总是像孩子一样,就应该喜欢听到这些亲昵话,而不会觉得它们刺耳。

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该是为女性大声疾呼的时候了。 (雍毅 译)

Key to Additional Work I. Idiom Studies

1. toiling and moiling 2. first and last

3. forgive and forget 4. hale and hearty 5. null and void 6. dead and buried 7. spick and span

8. few and far between 9. fine and dandy 10.waxed and waned

II. Vocabulary Expansion

1. A 2. A 3. B 4. D 5. A 6. C 7. B 8. B 9. A 10. B

44

研究生综合英语2(修订版)课后答案与课文翻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tqjs8wo6r03gjz5z8a0_1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