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一个进口ξ=0.5,一个出口ξ=0.49,一个闸阀ξ=0.17, ?h2=0.046m h=h1+h2=0.072m
4.3.4从集泥井到污泥浓缩池
(1)泥量为0.0022m3/s,设流速为0.6m/s
??1.16
4Q D=??v
则管径为0.068m,查管道表管径D=75mm=0.075m 回算v=0.50m/s (2)沿程水力损失为: 还曾-威廉公式
10.67q1.852lh?1.8524.87CD
l-管道长度,m D-管径 q-流量 C-系数,选择铸铁管,取120 取l=9m,代入公式得:h1=0.049m (3)局部水力损失为:
h??v22g
采用一个出口ξ=0.49,一个进口ξ=0.50,?h2=0.00028m h=h1+h2=0.049m
??0.99
4.4 构筑物高程的计算
(1)地面高程为0m;调节池最高水位0m; 格栅的最高水位为: 0-0.01-0.125=-0.14m
(2)初次沉淀池最高水位为4.00m 曝气池最高水位:
第 25 页 共 33 页
4.00-0.8-0.125=3.08m 二次沉淀池最高水位: 3.08-0.55-0.171=2.36m (3)集泥井最高水位为1.8m 污泥浓缩池最高水位: 1.80-0.1-0.049=1.65m
表4-2标高计算表
名 称 设地面标高0m 格 栅 初次沉淀池 曝 气 池 二次沉淀池 集 泥 井 污泥浓缩池
水面标高(m)
-0.14 +4.00 +3.08 +2.36 +1.80 +1.65
池底标高(m)
-0.75 -0.95 -0.19 -7.64 -2.20 -2.55
第26页(共33页)
5.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
5.1平面布置原则
污水处理系统平面布置原则[17]
(1)处理构筑物的布置应紧凑,节约用地并便于管理。
(2)处理构筑物应尽可能的按流程顺序布置,以避免管线迂回,同时应充分利用地形,以减少土方量。远景设施的安排应在原始设计中仔细考虑,除了满足远景处理能力的需要而增加的处理池外,还应为改进出水水质的设施预留场地。
(3)经常有人工作的建筑物如办公、化验等用房应布置在夏季主风向的上风一方,在北方地区,并应考虑朝阳。
(4)在布置总图时,应考虑安排充分的绿化地带,为污水处理厂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
(5)总图布置应考虑远近期结合,有条件时,可按远景规划水量布置,将处理构筑物分为若干系列,分期建设。
(6)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应考虑敷设管渠的位置,运转管理的需要和施工的要求。 (7)配电室应尽可能布置成单独的组合,不仅安全,并方便管理。脱附设备应离吸附柱较近,以缩短管线。
(8)厂内管线种类很多,应综合考虑布置,以免发生矛盾。吸附和脱附管道应尽可能考虑不重复交叉。
(9)如有条件,污水厂内的压力管线和电缆可合并铺设在一条管廊或管道沟内,以利于维护和检修。
(10)污水厂内设备应设计超高,以便在发生事故时,使污水能超越分部或全部构筑物,进入下一级构筑物或事故溢流。
(11)污水厂的占地面积,随处理方法和构筑物选型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 总之,要合理布局、功能分区、流程有序、预留发展、减少土地征用。按此原则,根据厂址的地形、地貌、道路等自然条件考虑进、出水走向,风向等因素[12]。
5.2污水厂构筑物
小区污水处理厂的主要构筑物见下表,
第 27 页 共 33 页
构筑物名称
格栅间 提升泵房 初次沉淀池 曝气池 二次沉淀池 集泥井 污泥浓缩池 鼓风机房 配电室 值班室 仓库 维修间 办公楼
表5-1 污水厂主要构筑物一览表 尺寸规格/m 单位 数量 L×B×H=4.0×4.5×5 L×B×H=4.0×4.0×6.5 L×B×H=13.4×3.0×4.95 L×B×H=57.0×4.5×5
D×H=7.5×10 D×H=6.3×4.0 D×H=5.5×4.2 L×B×H=8.5×6.4×4.0 L×B×H=6.5×5.0×4.0 L×B×H=3.0×3.0×3.5 L×B×H=3.0×4.0×4.5 L×B×H=6.5×7×4.5 L×B×H=8.5×6.3×6
座 座 座 座 座 座 座 座 座 座 座 座
1 1 2 4 1 1 1 1 1 1 1 1
备注
一座分两格
两座并列
第28页(共33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