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应用视野分析
【摘 要】小学是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的第一个过程。小学语文是学生学好母语的基础,新课程对小学语文的课程资源进行了扩充,改变以前以教科书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学的做法,这样意味着教师并没有把课程资源充分开发利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新视野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课程资源改革也越来越被关注。小学语文是学生启蒙教育的重要部分,他的课程资源备受关注。广义的课程资源指的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所以新课改把课程资源扩展到社会、学生生活、教师、家长和每一个学生,改变了以往那种以教科书、教参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学的做法。
一、用新思维指导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
1.从生活中提取资源。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利用者和实质上的开发者。没有教师创造性的利用和开发,社会生活这一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就会枯竭。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就会流于形式。这一角色是教师的全新体验,也是一种考验。为此,我们教师必须明确认识三个问题: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到自己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把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强迫学生或把学生束缚在书本、课堂的圈子里;善于挖掘有价值的教育资源,重视积累相关资料。不仅能根据课程实施指南执行课程,而且能结合本校、本地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发和设计、利用教育资源;善于把本学科与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吸纳新知识,改善能力结构,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2.开发文字教学资源。课本是理所当然的基本的课程资源。那么怎么创造性地开发好这个资源呢?首先,应当做到课内外结合。用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依据新课标编写的新教材,充分考虑到语文课程特点。最大限度地引导师生关注课外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拓展语文学习的时空。具体表现在:在“引言”和“阅读提示”中加强对课外语文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引导。要让学生在阅读“引言”和“阅读提示”时感到,课本再也不是金科玉律了,而是点燃生活体验的火苗。人间万象、大千世界、人生感悟可以尽收语文课程的视野;在课后“研讨与练习”中注意将课文学习导向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教师自己更要做到真正理解。“研讨与练习”既是课堂学习的巩固和提高,更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再开发和再利用;设置“综合性学习”的相关练习和活动,提供语文课外学习资源,并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铺路架桥。
二、开发学校中的小学语文课程资源
1.利用实践活动开发资源。地域资源是缄默的课程资源。生活是五彩的,地域是多样的,所以我们的语文课程资源也应是缤纷的。各地都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我们学校周边自然、人文资源也十分丰富。如,我校开展以“体验矿工生活,实践人文德育,发展学生素养”为主题的“悠悠德铜情”的乡情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平日里,教师还可力争把这些实践性的活动课程化,到家乡的德育基地、名胜景点、以及社区工厂、医院、商场、学校等,并通过假日活动营等形式,进行主题性的参观、考察、课题调查、社会实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