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伤亡情况和财产损失情况,妥善处理善后工作。
(3)信息联络组 组长:苏明华 成员:刘 丽 付 丽
办公室工作人员负责保持总指挥与各室、级部的联络畅通,信息公
开,照相摄像、宣传等。
(4)撤离督导组
组长:郑贵军 成员:徐庆安、武金环
处室人员根据分工和所在楼层,在楼梯口、楼门口、路口负责指挥、
组织、护送所在楼层、地段各班级学生的疏散。
(5)演练指挥组 组长:刘辉 成员:夏文蛟、李 阳
负责整个演练方案的制定、疏散路线设计和地段划分,组织全校疏
散排练,发布疏散命令和演练现场指挥。 四、 应急纪律
(一)必须坚守岗位,保证联络畅通。 (二)及时汇报请示,及时处理制止。 (三)先制止后教育,先救治后处理。
(四)为保证快速、有序、安全疏散,任何人在疏散时不应携带个人物品,更不允许逆向乱窜寻找个人物品。
五、 疏散管理
演练包括应急避震疏散和火灾现场疏散两个内容。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预定地点集中,以防余震发生。
应急避震:应急避震时班主任教育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者墙角,以保护身体避免砸伤,但不要靠近窗口。
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
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火灾现场疏散:烟气较大时,先用多层浸湿的毛巾或衣物捂住自己的口鼻,防止吸入有毒气体而窒息,尽量闭嘴不说话,用鼻呼吸,要弯腰或匍匐前进离开现场。 1、疏散命令:
由总指挥根据情况发布疏散命令;紧急状态下,班主任可在上报学校应急总指挥的同时发布疏散命令。
2、疏散广播:
“请注意,这是地震(或现在发生火灾)。同学们听到命令后不要慌张,迅速蹲在课桌旁边,听从指挥,听到下达命令后有序退场,班主任在教室内指挥,安排好行动不便的学生,知道最后一个学生安全撤离,
方可离开教室。” 3、疏散线路
(1)上课时间:各教室老师听到疏散命令后,立即打开前门,关闭
电源,并指示一学生打开后门,按平时集合顺序组织学生从前门、后门走出教室,两人一排由班主任带领快速、大步(不是跑步)、一步一个台阶下楼,特别注意后面的走出楼后稍作整顿,然后集体跑步到疏散地点集合。 (2)疏散地点:
一、二年级教学楼前,3—6年级楼后篮球场
4、注意疏散引导:
维护疏散秩序,指明疏散方向和路径,避免学生误入危险区域; 要制止学生逆向跑、窜、推撞、挤压情况发生;
有人倒下,后排同学要立即大声告知其他人员,并将倒下者扶起,其他同学听到后绕开,防止踩踏事故发生。 六、疏散秩序:
1、平时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如何应对紧急情况的教育,特别要教育学生:
(1)动作敏捷,严禁大声喧哗、尖叫、搞恶作剧;
(2)在下楼时,密切注意队伍前边进行速度,保持一步一台阶有序行进,切不可向前推搡、跳下,避免拥挤踩踏。
(3)发现有学生跌倒,后一学生应立即高声呼喊并扶起救护,并尽量让出路来以便其他学生下楼,其他学生不可观望,应尽快下楼。
2、接到紧急疏散指令时,在教学楼的各班,应立即下课,由相关
任课教师或班主任负责组织下楼。既要最大努力地辨别疏散方向,又要协调好上下楼层的先后疏散顺序,还要注意与其他楼层的协调,不抢道、不超越、不拥挤、不踩踏,有序安全地疏散。
3、在实验室、信息技术教室、多媒体教室等功能上课的同学,由
上课老师指导在不与其他班级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按任课教师的指挥有序撤出。
4、下课后或课外活动发生紧急情况,班主任和各楼层任课教师要
迅速走出办公室,组织楼上同学有序下楼;上外堂的体育老师到达操场指挥整队。
5、疏散既要讲究速度,更要讲究秩序,防止因混乱拥挤而造成踩踏事故。
6、上班时间在岗的教职员工遇到紧急情况后,应主动就近妥善协助疏散学生。 七、报告制度
所有班级疏散至指定的安全地点后,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紧急集合,清点人数并向指挥人员报告。各班主任在完成各班学生避震情况检查,向级部主任汇报人数、级部主任汇总人数后向级部总指挥汇报人数情况,级部总指挥向学校演练总指挥汇报人数。指挥部和救护站设在前操场。 八、现场指挥
在紧急情况下,处置事故现场负责人担任指挥,并根据事故性质、危害程度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抢险组、抢救伤员组、维护现场后勤保
障组、宣传联络组等,以确保抢险、救助工作有序进行,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九、预案执行时限与终止信号
1、自发出紧急疏散命令到最高楼层学生全部撤至楼下安全地带,原则上不得超过2分钟,全部撤至安全疏散地段,一般不得超过3分钟。全部时间应控制在5分钟内。
2、师生在安全疏散地段静候10-15分钟(视情况站立或原地坐下),班主任安抚学生,对班级情况进行汇总。现场总指挥视险情消除情况,做出就地组织放学或有序回到教室上课的决定,通过广播发出通知,预案执行终止。
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
例》,结合我校学校具体情况,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工作目标
普及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完善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在教育系统的发生和蔓延。
二、工作方针和原则
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三、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机构和职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