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课程设计一迷你高尔夫
一、实验内容
玩家通过按下键盘上的上下左右方向键控制球的移动,使其最终到达出口则游戏通关。 要求如下:
1、 游戏分成3关,第一关、第二关、第三关界面图如下:
第一关
第二关
第三关
2、 启动游戏进入第一关,胜利后进入第二关,如果第三关通关,则游戏重新回到第一
关。
3、 游戏玩法是通关控制键盘上的上下左右方向键控制球的运动,单击方向键,则球获
得一个向该方向直线运动的速度。如果球遇到方块,则球停止运动,如果遇到黑洞,则游戏结束,重新开始该游戏,遇到出口则通关。
4、 球静止状态下会有箭头指示球可以运动的方向,运动状态下则箭头消失。如果球运
动出世界边界,则游戏结束,重新回到该游戏。
二、实验指南
实验一开始实验
【实验任务】
步骤一、打开FunCode,创建一个的C语言项目; 步骤二、导入GolfGame场景。
【实验思路】 按实验指导完成。
【实验指导】
1、 打开FunCode,点击“项目”菜单,选择“创建C语言工程”
注意:工程名名称要求字母开头,只能包含字母和数字,且名字中间不能有空格。 2、 点击菜单“项目”中的“导入地图模块”,如图一。跳出一个对话框,选中“GolfGame”
模板,点击“导入到工程”按钮,如图二。
图 一 图 二 3、 导入成功后的,界面如下图所示:
地图不仅包括界面设计,还包括该游戏可能要用到的其他精灵。添加到“场景”中的精灵,都已经取好名称,并根据程序要求设置好中心点、链接点等,学生只需要
直接编程就可以。
实验二游戏关卡初始化
【实验内容】
步骤一、关卡地图初始化 步骤二、清除上一关卡数据
步骤三、根据当前关卡,选择关卡数据
【实验思路】
游戏开始的时候首先要清除上一关的游戏数据,即将上一关创建的精灵从地图中删掉。 将游戏地图分成12*12的方格界面,游戏总共分成三关,因此我们需要用三个二维数组m_iLevelData1[GRID_COUNT][GRID_COUNT] m_iLevelData2[GRID_COUNT][GRID_COUNT] m_iLevelData3[GRID_COUNT][GRID_COUNT] (其中GRID_COUNT的值为12)
来存放这三关的数据即可。二维数组中0表示该位置不创建精灵,否则根据不同的值创建不同精灵,RIGID_BLOCK(值为1)表示创建一个方块精灵,BLACK_HOLE(值为2)表示创建一个黑洞精灵,GOLF_EXIT(值为3)表示创建一个出口精灵。每次把代表该关卡的二维数组的数据拷贝到存储当前关卡m_iGridData的二维数组中。
【实验指导】
1、 在Main.cpp中,添加以下成员变量以及宏定义:
#define GRID_COUNT 12 // N * N 的矩阵方块,一个N的大小
#define MAX_LEVEL 3 // 最大关卡数量。如果要增加关卡,请先修改此值 #define RIGID_BLOCK 1 // 以下3个分别为方块阻挡物、黑洞、出口的值 #define BLACK_HOLE 2 #define GOLF_EXIT 3
// 游戏状态,0 -- 游戏结束等待开始状态;1 -- 初始化游戏; 2 -- 游戏进行中 int g_iGameState = 1; int g_iMoveState = 0;
// 控制球的移动状态:0当前静止,可以移动,1、2、3、4:代表上下左右4个 // 方向移动中,按键无响应
int g_iCurLevel = 1; // 当前关卡
// 第一块方块的起始坐标 = -(GRID_COUNT * g_fGridSize * 0.5 - g_fGridSize / 2)
const float g_fGridStartX = -27.5f; const float g_fGridStartY = -27.5f;
const float g_fGridSize = 5.f; // 每块的大小,包括球、出口等都是此大小 int g_iRigidBlockCount = 0; // 本关卡创建的阻挡物方块数量 int g_iBlackHoleCount = 0; // 本关卡创建的黑洞数量 int g_iGolfExitCount = 0; // 本关卡创建的出口的数量 // 二维数组,存储当前关卡N*N的矩阵方块信息 int g_iGridData[GRID_COUNT][GRID_COUNT]; 2、 在Main.cpp中添加上面的成员变量的初始化:
1) 以下全局数组在WinMain外进行初始化
const int m_iLevelData1[GRID_COUNT][GRID_COUNT]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