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河南省郑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8 16:48: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河南省郑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涂)在第Ⅱ卷的答题表(答题卡)中。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Cu:64 Ag:108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以KCl和ZnCl2的混合液为电镀液在铁制品上镀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通电前上述镀锌装置可构成原电池,电镀过程是该原电池的充电过程 B.因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镀时通过的电量与锌的析出量无确定关系 C.电镀时保持电流恒定,升高温度不改变电解反应速率 D.镀锌层破损后即对铁制品失去保护作用 【答案】C

【点睛】:明确电池或电解工作原理是解题关键,根据Zn的金属性强于Fe,未通电前上述镀锌装置可构成原电池,其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与电镀时所发生的反应为不同的两个反应,故电镀过程不是该原电池的充电过程;电镀时,每转移2mol电子析出1molZn,通过的电量与析出的锌的量存在确定的关系,与能量的其他转化无关;电镀时保持单位时间内转移的电子数恒定,则消耗的反应物与产生的生成物的量恒定,也就是反应速率恒定,与温度无关;镀锌铁制品的镀层破损后,易形成Zn-Fe原电池,Zn作负极优先被腐蚀,铁制品仍能受到保护。

--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2.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 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0H-2e=Fe(OH)2 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

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 【答案】C

C.充电可以看作是放电的逆过程,即阴极为原来的负极,所以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所以电池充电过程时阴极反应为Fe(OH)2+2e=Fe+2OH,因此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会升高,故C错误;D.充电时,阴极发生Fe(OH)2+2e=Fe+2OH,阳极发生2Ni(OH)2+2OH--2e-=Ni2O3+3H2O,故D正确;故选C。

【点睛】:根据电池的总反应:Fe+Ni2O3+3H2O=Fe(OH)2+2Ni(OH)2,可以判断出铁镍蓄电池放电时Fe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为还原剂,失电子生成Fe2+,最终生成Fe(OH)2,Ni2O3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为氧化剂,得电子,最终生成Ni(OH)2,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Fe+2OH-2e=Fe(OH)2,则充电时,阴极发生Fe(OH)2+2e=Fe+2OH,阴极附近溶液的pH升高,电池充电时,阳极发生2Ni(OH)2+2OH--2e-=Ni2O3+3H2O。

3.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

----------

A.A B.B C.C D.D 【答案】B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点睛】:考查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以及反应热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以图象体题的形式呈现,做题时要注意从图象中获取正确信息,正确判断某一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

4.常温下用pH为3的某酸溶液分别与pH都为11的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a、b两种溶液,关于这两种溶液酸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b不可能显碱性 ②a可能显酸性或碱性 ③a不可能显酸性 ④b可能显碱性或酸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①pH为3的某酸溶液,为强酸时与等体积pH为11的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强酸强碱盐,则溶液为中性;酸为弱酸时酸过量,则溶液一般为酸性,即b不可能显碱性,故①正确;②某酸溶液为强酸时与等体积pH为11的氨水反应时氨水过量,则a可能显碱性;若为弱酸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弱酸弱碱盐,当弱酸酸根离子的水解小于弱碱中离子的水解,则a可能显酸性,故②正确;③若为pH=3弱酸与等体积pH为11的氨水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弱酸弱碱盐,当弱酸酸根离子的水解沉淀小于弱碱中离子的水解沉淀,则a可能显酸性,故③错误;④若pH为3的某酸溶液,为强酸时与等体积pH为11的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强酸强碱盐,则溶液为中性,若酸为pH=3弱酸与等体积pH为11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酸过量,则溶液一般为酸性,即b不可能显碱性,故④错误;故选A。

【点睛】:考查溶液酸碱性的定性分析,根据pH都为11的氨水、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的浓度小,再讨论pH为3的某酸溶液可能为强酸或弱酸,利用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来分析溶液的酸碱性,此题应忽略盐中离子水解趋势与弱电解质电离趋势的比较来解答。 5.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CS2为V形的极性分子 B.ClO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C.SF6中有6对相同的成键电子对 D.SiF4和SO32—的中心原子均为sp2杂化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河南省郑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u4lt7j32n9x6b742rz56u75f0b3w101db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