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孔子拜师公开课教案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3:26:0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

17、孔子拜师

设计理念:

《孔子拜师》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本节课,我力求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主动探究,通过感受人物形象,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获得更多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鼓励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设计思路:

课堂开始,先让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搜集的关于孔子的资料,让学生对孔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顺势导入新课。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接下来把最后一句话作为重点提出来,让学生思考、交流: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得到?提醒学生仔细品读课文,细致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以及课文中重点描写的孔子和老子对话的部分,让学生分角色读一读并演一演,体会孔子和老子的崇高品格。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 - 优质资料

-- -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一、导入

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今天我们就来穿越时间隧道去打开这扇门,认识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板书:孔子)

1、 通过课前查资料同学们对孔子一又有了些了解,现在呢我们就来交流下。 2、 学生交流对孔子的了解。

3、 看来同学们对孔子的认识还真不少呢!那么,孩子们这就是孔子的画像。

(出示:孔子的画像)

4、 师:孔子被人们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课件出示:至圣先师,万世

师表) 二、初读课文

那么今天将讲述他的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读学习17、孔子拜师。 1、 生齐读课题。师:看老师写课题,“拜”右边是4横,书写的时候要注意。 2、 生再读课题。

师:课前我们进行了预习,现在老师要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谁来读一读(开火车)

- - 优质资料

-- -

出示词语:相距 学问 纳闷 止境 长进 请教 保留 传授 敬重 品行 远近闻名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风光仆仆 迎候 拜访 拜见

1、 生开火车读词语。

师:读得真准确,那么,孩子们,你们注意观察红色的字,这些红色的字都是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请你们仔细观察,那些字在书写时需要提示大家的。(尘 迎)

师:其他的字我们在写字课时老师再一一知道。

师:现在我们在一起读一读。(可以打浪读。)读得很准确,现在老师要检查同学们读课文的情况。再读课文时要把这些词语读准确。 1、 指名分段读文。

师:同学们课文读得真流畅,请同学们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听X读。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交流。

(1)师:想好就可以说。

生1: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师:他用一句简单的话谈出了文章的内容。 谁还能自己说说?

生2:本文主要讲了孔子三十岁的时候,认为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历尽千辛万苦,到XX拜老子为师的故事。

(2)同桌间互相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三、朗读感悟

(一)师:孔子历尽千辛万苦到XX去拜老子为师,那么孔子是怎样去拜师的?

- - 优质资料

-- -

在课文当中就有一句话就写出了孔子去拜师时非常艰辛,谁能找出来读一读? 1、 生:曲阜和XX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

走到了XX。

2、 师:在这句话中,有哪些词语,表明了孔子在路上是非常艰辛的?(出示

句子) 3、 交流。

(1) 生:风餐露宿 (师随机板书)(2)生:日夜兼程 (师随机板书)

好了,孩子们,那么从这些词语当中,我们看出了孔子这一路上是非常艰辛的。你们能想象一下在这几个月的路途中孔子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3)学生想象,填空。

相机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投影出示练习:(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孔子饿了就_______________。累了,孔子就_______________。天黑了,孔子还_______________。正是这样___________ 、 ___________,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XX。

师:现在我们把这两个词放到句子当中,再读一读。

在阳光明媚的春天,孔子步行去XX。 在烈日炎炎的夏天,_______________。 在秋风习习的秋天,_______________。 在寒风凛冽的冬天,_______________。

4、(1)指名读句子。(师:听了XXX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孔子在路上的情景。谁再读一读,指名再请一名学生读。)

(2)再请一生读。(师:你强调了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还读出了终于,让我

- - 优质资料

-- -

们感受到了孔子这一路是非常艰辛的,那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要读出孔子不畏艰辛去拜师的精神。)

(3)全班齐读。(曲阜和XX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XX。)

5、师:在XX城外……很有学问。 其实啊,这就是老子。(出示老子图片。)

那么孩子们对老子的了解还真不少。 出示老子资料。

师:那么现在两位大思想家见面了,孔子又是怎样拜师的呢?在文章当中有一段生动的对话就再现了当时的情景,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出示对话) (二)分角色朗读感悟。 1、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

师:同学们,听了这段对话,你对孔子,老子有怎样的印象? 生:老子有学问。 生2:孔子有礼貌。(师:不错。)生3:两人谦虚 师:是啊,孔子和老子都很谦虚。同学们,当老子知道孔子要来的时候,他怎样做的?(师板书 老子,生一起说:迎候 相机板书)

师:好了,现在我们在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现在分角色朗读,读一读,感受他们之间的礼貌,谦逊。(分角色读,一生读孔子,一生读老子,一生读旁白。) 师:我觉得这三位同学在读的时候很有礼貌,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做一个懂礼貌的孩子。

2、 现在我们再去读一读这段对话,再次去感受一下两位大思想家的风X。 这

次我们在读的时候直接读他们说的话。谁来读孔子,谁来读老子。 (1) 生1 生2 (师:他俩读得很流畅,如果这时加上一些动作来表演的去读

那就更好了,再试一试, (2) 生1 生2(做动作)

- - 优质资料

-- -

师:哎呀,真不错。他们表演得可精彩了。掌声送给他们。

3、 同学们,通过他们的对话,此时,你对孔子和老子又有了怎样的印象呢?

(出示:从此以后,孔子是怎么学,老子是怎么教? 师:请同学们读出来。(从此,孔子……传授给他)

师:孔子怎么学?生:随时请教。(板书)孔子啊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而老子呢?他又是怎样教?生:毫无保留(板书)

师:老子面对这样好学的孔子,他把他的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孔子,那么同学们,此时你一定又对老子和孔子有了更深的了解吧?

生1:孔子专心学习 生2:老子诲人不倦。(就是不厌其烦的教他)

师:老子他在教学生的时候是那样的无私,孔子在学习的时候是那样的 勤学 (出示:通过学习,老子和孔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老子:真诚无私 谦逊大度 诲人不倦 孔子:勤学好问 虚心好学 学无止境

4、 师:老师用一副对联来表达对他的敬佩,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5、 上联:孔子拜师学无止境。下联:老子授徒诲人不倦。横批:流传千古 四、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拿起书,再深情地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读出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1、生齐读;课文读到这,孔子的虚心好学,老子的诲人不倦,一定已经深深的印在我们的心中,也正是因为他们学无止境,他们才学识渊博,得到了很多人的敬重,(板书:敬重)

2希望同学们学了这些,我们要牢牢地记住孔子,记住他的虚心好学,我们也要记住老子,记住他的诲人不倦,希望同学们能够把他们牢牢地记在心里,去继

- - 优质资料

-- -

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五、作业超市(自由选择)

1、课下抄写文中体现孔子好学的句子,感兴趣的同学背一背 2、搜集并背诵孔子的名言

- - 优质资料

搜索更多关于: 孔子拜师公开课教案 - 图文  的文档
孔子拜师公开课教案 - 图文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u92o7nydi3sk4u09qt56trx0171wu00ew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