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成果导向+行动学习”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势比较
作者:李红梅 董术发 徐静 马静瑶 王健宫 来源:《报刊荟萃(上)》2017年第10期
摘 要:人类教学组织形式经历从个别制教学到班级制教学,再走向多样化教学的过程,是教育追求人本发展所决定的。多元教学组织形式是在“成果导向+行动学习”教育模式指导下,实现个性化教学,帮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能力的获得者。 关键词:成果导向;行动学习;教学组织形式;优势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组织方式及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安排方式[1]。教学组织形式是是教学实施的落脚点,发展和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体现。教学组织形式在历史上经历了许多变化,从早期的个别教学到近代的班级授课制,再到今天的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并存,映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及教育理念。
最初的个别教学见于我国宋代以前的各级官学和私学,以及欧洲古代和中世纪的教育,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能很好的适应个别差异,能够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缺点是办学规模小、速度慢、效率低。
16世纪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授课制,教师可以给一定数量学生组成的班级授课,以代替传统的个别施教,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班级授课制能够实现大规模教学,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及学习效率;同时,面对大规模的全班学生,教学秩序不宜维护,教师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基本空间。传统的个别教学和班级授课制,教师处于中心地位,是新知识的占有者,教师关注群体多与个人,学生是接受者,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在强调主体存在的意义的背景下,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不分年级制”,主要以学生个人的兴趣和能力安排课程,学习进度以学生本人的学习速度而定,分班主要是根据学习成绩而不是年龄。不分年级制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主动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内在潜力,利于转化差生,培养优生。缺点是学习成绩较差班的学生心理压力普遍较大,可能出现差生更差的局面,同时不分年机制实施走班上课,学生的班级意识弱。 与此同时,在美、英、法、联邦德国等国家,出现分组教学、开放教学、协作教学、现场教学、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特朗普制等教学组织形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应用。随着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