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6B:分式的加减法;65: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析】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A)原式=(B)原式=(C)原式=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分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分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9.
【考点】O1:命题与定理.
=﹣1,故A错误;
,故B错误;
=x+1,故C错误
【分析】直接利用三角形内心的定义以及不等式的性质、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矩形的判定方法分别分析得出答案.
【解答】解:A、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的三边的距离都相等,故此选项错误;
B、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错误; C、如果a>b,ac2≥bc2,故此选项错误; D、分式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命题与定理,正确掌握相关性质与定理是解题关键. 10.
【考点】KF:角平分线的性质.
的值不能为零,正确.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PAE,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PE、AE,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作PH⊥AB于H,
∵点P是∠BAC的平分线AD上一点,∠BAC=60°, ∴∠PAE=30°,
第9页(共20页)
∴PE=AP=,AE=3,
∵点P是∠BAC的平分线AD上一点,PE⊥AC,PH⊥AB, ∴PH=PE=
,又△FAP面积恰好是△EAP面积的2倍,
∴AF=2AE=6,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11.
【考点】FD: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专题】31 :数形结合.
【分析】利用函数图象,写出函数图象在y轴左侧所对应的自变量的范围即可. 【解答】解:根据图象得,当x<0时,kx+b<2, 所以不等式kx+b<2的解集为x<0.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kx+b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在x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 12.
【考点】KD: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11 :计算题;552:三角形.
【分析】延长AD到点E,使DE=AD=6,连接CE,可证明△ABD≌△CED,所以CE=AB,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CDE是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勾股定理求
第10页(共20页)
出BD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证明:延长AD到点E,使DE=AD=6,连接CE, ∵AD是BC边上的中线, ∴BD=CD,
在△ABD和△CED中,
,
∴△ABD≌△CED(SAS), ∴CE=AB=5,∠BAD=∠E, ∵AE=2AD=12,CE=5,AC=13, ∴CE2+AE2=AC2, ∴∠E=90°, ∴∠BAD=90°, ∴BD=∴BC=2BD=2故选:D.
==,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题目的设计很新颖,是一道不错的中考题.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3.
【考点】55: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分析】此题应先提公因式4,再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平方差公式:a2﹣b2=(a+b)(a﹣b).
第11页(共20页)
【解答】解:4m2﹣16, =4(m2﹣4), =4(m+2)(m﹣2).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一个多项式有公因式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再用其他方法进行因式分解,同时因式分解要彻底,直到不能分解为止. 14.
【考点】L5: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结合条件可求得OE为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可求得BE=DE,则可求得△ABE的面积. 【解答】解:
∵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32, ∴AB+AD=16,O为BD的中点, ∵OE⊥BD,
∴OE为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 ∴BE=DE,
∴AB+AE+BE=AB+AE+DE=AB+AD=16, 即△ABE的周长为16, 故答案为:16.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是解题的关键. 15.
【考点】C9: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分析】设小颖买了x支钢笔,则买了(15﹣x)本笔记本,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结合总钱数不超过100元,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取最大的正整数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设小颖买了x支钢笔,则买了(15﹣x)本笔记本,
第12页(共20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