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三教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Word版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6 17:52:4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1.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它由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个体组成。通常一个物种包含很多种群,种群和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只有同一种群内的个体才能互配繁殖。种群长期隔离会导致亚种和新种的形成。可见,种群是物种的具体存在单位、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

2.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比率、种群分布型、存活曲线等,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比率等是种群内个体特征的统计值,而密度和分布型则是种群所特有的。

3.出生率、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种群的自然增长率。

4.年龄结构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根据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5.种群分布型包括集群分布、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存活曲线包括凸形、对角线形和凹形。

对应学生用书P41

种群的数量特征

1.出生率、死亡率

(1)概念:出生率一般用单位时间出生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死亡率一般用单位时间死亡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

(2)决定出生率的因素:不同种类的动物,出生率相差很大,主要是由动物性成熟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的。

(3)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种群的自然增长率。 (4)作用: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

2.年龄结构

(1)概念: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各个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并常用年龄金字塔图形来表示。

(2)年龄结构的类型[连线]:

(3)作用:可带给我们关于种群未来数量动态的信息。 3.性比率

(1)概念:指种群内两性个体数量的相对比例。 (2)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 4.种群密度

(1)概念:种群密度是指某个种群在单位空间或面积内的个体数量。

(2)作用:是决定生物的益或害、狩猎或禁猎、防治或不防治的依据,也是检查保护效果和防治效果、进行害虫预测预报及研究种群动态的基础。

1.试判断下列各项所述是否是种群。为什么? (1)某池塘中所有的鱼。

(2)一块农田中全部长出种子的玉米。 (3)一个班级中的所有同学。

提示:(1)不是;(2)不是;(3)不是。因为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必须保证“同种”和“总和”,必须由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个体组成。

2.种群m不同年龄段的个体数如下图所示,试预测该种群未来的数量动态趋势。

提示:该种群未来数量动态趋势为增多。因为种群m的生殖前期个体数多,生殖后期个体数少,即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3.根据种群密度的概念判断“一块麦田中所有蝗虫的数量”是对种群密度的描述吗? 提示:不是。因为种群密度的概念强调的是“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种群的个体数”,而一块麦田不是对“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的描述,种群数量不等于种群密度。

4.某种群在一年时间里新增个体数为356个,则该种群的出生率为356,对吗? 提示:不对,出生率是指用单位时间出生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因为不知道该种群的个体总数,因此无法得知出生率。

1.理解种群的概念

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1)两个要素:“同种”和“总和”。

(2)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即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从生态学观点看: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又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3)两个方面?

?从进化的观点看: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基因库的最小单位?

2.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各特征间的关系

(1)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原因,决定性因素。自然增长率为正值,表明种群数量增多;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表明种群数量减少;自然增长率为零,表明种群数量不变。

(2)年龄结构:预测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数量。三种类型区分如下:

类型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3)性比率: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生物种群的性比率大致分为三种类型:①雌雄相当,多见于高等动物;②雌多于雄,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鸡等;③雄多于雌,多见于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如蜜蜂、蚂蚁等。

(4)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

金字塔形状 特点 生殖前期个体多,而生殖后期个体少 生殖前期、生殖期与生殖后期个体比例适中 生殖前期个体少,而生殖后期个体多 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越来越大 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基本不变 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密度越来越小 3.种群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标志重捕法 (1)适用对象: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种群。

(2)计算公式:N=M·n/m(N是单位面积上种群个体总数,M是第一次捕捉并标志数,n是第二次捕捉的个体总数,m是第二次捕捉的个体中标志的个体数)。

1.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一定要用标志重捕法吗?

提示:不一定,比如蚜虫、跳蝻等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用标志重捕法不合适,需要使用其他的调查方法。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第一次捕获并标记个体数为M,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为n,其中有标记的个体数为m,那么该种群的种群密度(N)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MmMn提示:=,N=。

Nnm

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标志重捕法 (1)过程:捕捉→标记→放回→重捕

(2)适用范围: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但蚜虫、跳蝻等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却不适用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不适用于调查植物种群密度。

(3)注意事项:

①标记不会伤害和影响动物行为; ②标志物不易脱落、不能过于醒目;

③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 ④研究区域没有个体迁入和迁出;

⑤标志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均匀分布,标志个体和未标志个体被重新捕获的概率相等。

种群分布型和存活曲线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三教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Word版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uqds18jiy6gjog0oh073pit886asl004v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