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步高考真题试水
1.(2014·四川卷)在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
+N(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起始时物质 实验编号 温度/ ℃ 的量/mol 平衡时物质 的量/mol n(X) ① ② ③ ④ 700 800 800 900 0.40 0.10 0.20 0.10 n(Y) 0.10 0.40 0.30 0.15 n(M) 0.090 0.080 a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若5 min时测得n(M)=0.050 mol,则0至5 min时间内,用N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1.0×10 mol/(L·min)
B.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0 C.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60% D.实验④中,达到平衡时,b>0.060 解析:可逆反应:X(g)+
+N(g)。v(N)=v(M)=0.050 mol/(10 L×5 min)
-2
c=1.0×10mol/(L·min),A错误;K=c-3cca2
2
==1.0,
10
B错误;实验③中,由平衡常数K==1.0,得a=0.12,X转化率为60%,
0.20-a0.30-a×1010C正确;由实验①②可知升温K减小,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900 ℃X的转化率小于60%,
b<0.060,D错误。
答案:C
2.(2014·山东卷)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2NO2(g)+NaCl(s)ΔH1<0(Ⅰ) 2NO(g)+Cl2(g)
2ClNO(g)K2 ΔH2<0(Ⅱ)
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用K1、NaNO3(s)+ClNO(g)K1
(1)4NO2(g)+2NaCl(s)
K2表示)。
(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Ⅱ)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 mol NO和0.1 mol Cl2,10 min时反应(Ⅱ)达到平衡。测得10 min内v(ClNO)=7.5×10
-3
mol·L·min,则平衡后n(Cl2)=________mol,NO的转化率α1=________。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反应(Ⅱ)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α2______α1(填“>”“<”或“=”),平衡常数K2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要使K2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吸收NO2,反应为2NO2+2NaOH===NaNO3+NaNO2+H2O。含0.2 mol NaOH的水溶液与0.2 mol NO2恰好完全反应得1 L溶液A,溶液B为0.1 mol·L的CH3COONa溶液,则两溶液中c(NO3)、c(NO2)和c(CH3COO)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已知HNO2的电离常数Ka=7.1×10 mol·L,CH3COOH的电离常数Ka=1.7×10 mol·L)
可使溶液A和溶液B的pH相等的方法是________。 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 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 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 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
解析:(1)由盖斯定律可知:(Ⅰ)×2-(Ⅱ)得方程式4NO2(g)+
3
-4
-1
-5
-1
-
-
-
-1
-1-1
(s)
12-3-1-1
+2NO(g)+Cl2(g),平衡常数K=K1/K2。(2)转化的n(Cl2)=×7.5×10mol·L·min×2
2L×10 min=7.5×10mol,则平衡后n(Cl2)=0.1 mol-7.5×10mol=2.5×10mol;转0.15 mol
化的n(NO)=0.15 mol,则NO的转化率α=×100%=75%;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反
0.2 mol应(Ⅱ)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则压强大于恒容条件下反应的压强,则平衡向右移动,所以平衡时NO的转化率α2>α1;因为温度不变,所以平衡常数不变;反应(Ⅱ)ΔH<0,为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K2减小。(3)根据越弱越水解的规律,CH3COO的水解程度大于NO2的水解程度,所以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O3)>c(NO2)>(CH3COO);因为CH3COO的水解程度大于NO2的水解程度,所以溶液A的pH小于溶液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溶液A的pH增大,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溶液B的pH减小,故b、c正确。
答案:(1)K1/K2
(2)2.5×10 75% > 不变 升高温度 (3)c(NO3)>c(NO2)>c(CH3COO)bc
3.(2015·浙江卷)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反应:
-
-
-
-22
-
-
-
-
-
--
-2
-2
-2
(1)已知:
化学键 键能/kJ·mol -1C—H 412 C—C 348 C=C 612 H—H 436 计算上述反应的ΔH=________kJ·mol。
(2)维持体系总压p恒定,在温度T时,物质的量为n、体积为V的乙苯蒸气发生催化脱氢反应。已知乙苯的平衡转化率为α,则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用α等符号表示)。
(3)工业上,通常在乙苯蒸气中掺混水蒸气(原料气中乙苯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9),控制反应温度600 ℃,并保持体系总压为常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不同反应温度下,乙苯的平衡转化率和某催化剂作用下苯乙烯的选择性(指除了H2以外的产物中苯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示意图如下:
-1
①掺入水蒸气能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解释说明该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控制反应温度为600 ℃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4)某研究机构用CO2代替水蒸气开发了绿色化学合成工艺——乙苯-二氧化碳耦合催化脱氢制苯乙烯。保持常压和原料气比例不变,与掺水蒸气工艺相比,在相同的生产效率下,可降低操作温度;该工艺中还能够发生反应:CO2+H2===CO+H2O,CO2+C===2CO。新工艺的特点有________(填编号)。
①CO2与H2反应,使乙苯脱氢反应的化学平衡右移 ②不用高温水蒸气,可降低能量消耗 ③有利于减少积炭 ④有利于CO2资源利用
解析:(1)反应过程中将拆开2 mol C—H键,1 mol C—C键,生成1 mol C===C键,1 mol H—H键,所以ΔH=2×412+348-612-436=124(kJ·mol);(2)当乙苯的转化率为α
时,反应容器的容积为(1+α)V,苯乙烯的浓度c1=
-1
nα
+α
V2
,H2的浓度c2=
,即Kc=
nα
+α
V,乙苯的浓度c3=
-α
+αn;Kc=c1c2/c3=Vn2α
-α
+αnVnα
-α
22
V;(4)新工艺由于后续反应消耗H2,降低了H2的浓度,则有利于苯乙烯的生成;
反应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有利于降低能量消耗;CO2能与有机物分解所生成的C反应而生成CO,所以可以减少积炭;同时有利于CO2的综合利用。
答案:(1)124 (2)Kp=α-α
22
p或Kc=
nα
-α
22
V
(3)①正反应方向气体分子数增加,加入水蒸气稀释,相当于起减压的效果
②600 ℃,乙苯的转化率和苯乙烯的选择性均较高。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转化率低;温度过高,选择性下降。高温还可能使催化剂失活,且能耗大
(4)①②③④
4.(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在1.0 L密闭容器中放入0.10 mol A(g),在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
+C(g) ΔH=+85.1 kJ·mol
-1
反应时间(t)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的数据见下表: 时间t/h 总压强 0 4.91 1 5.58 2 6.32 4 7.31 8 8.54 16 9.50 20 9.52 25 9.53 30 9.53 p/100kPa 回答下列问题: (1)欲提高A的平衡转化率,应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
(2)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计算反应物A的转化率α(A)的表达式为________,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_,列式并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3)①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表示反应体系的总物质的量n总和反应物A的物质的量
n(A),n总=________mol,n(A)=________mol。
②下表为反应物A浓度与反应时间的数据,计算:a=______。
反应时间t/h 0 0.10 4 8 0.026 16 0.0065 c(A)/(mol·L-1) a 分析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浓度c(A)变化与时间间隔(Δt)的规律,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由此规律推出反应在12 h时反应物的浓度c(A)为________mol·L。
解析: (1)从可逆反应
十C(g)可知该反应是化学计量数增大的反应,正
-1
反应是吸热反应,欲提高A的转化率,可采用升温或降压的方法使平衡正方向移动。(2)根据恒容密闭容器中,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结合差量法可求算α(A)=
p-p0
×100%p0
p9.53-4.91=(-1)×100%。平衡时α(A)=×100%=94.1%。 p04.91
(3)①由阿伏加德罗定律:=pn总
p00.10 mol
pn总=0.10×mol,
p0
pn(A)=0.10×[1-α(A)]=0.10×(2-)。
p0
②根据=,n1p1
n2p2a+0.10-a+4.91=,a=0.051。 -a7.31
由图表分析知,达平衡前每间隔4 h,c(A)减少接近一半,故12 h时c(A)为0.013 mol·L
-1
。
答案:(1)升高温度、降低压强 (2)(-1)×100% 94.1% A(g)
B(g) + C(g) L
-1
pp0
起始浓度平衡浓度
0.10 0 0
-
0.10×94.1%0.10×94.1%
-1
2
K=0.0059
=1.5
(3)①0.10× 0.10×(2-) ②0.051 达到平衡前每间隔4 h,c(A)减少约一半 0.013
5.(2012·北京卷)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
CuO/CuCl2
反应A:4HCl+O22Cl2+2H2O
400 ℃
(1)已知:ⅰ.反应A中,4 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 kJ 的热量。 ⅱ.
pp0pp0
①H2O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A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断开1 mol H—O键与断开1 mol 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_______kJ,H2O中H—O键比HCl中H—Cl键(填“强”或“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