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跨文化视角解读中德文化差异
作者:姜丹
来源:《学理论·下》2014年第11期
摘 要: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和德国的交流日益增多。但中德文化间的差异给两国的跨文化交流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冲突。为避免冲突,我们首先应该熟悉两种文化并探索其差异。本文首先介绍了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接着简要阐述了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事业成功与生活质量,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这五个文化维度,并着重对比中德文化在这几个维度上的差异,使人们理解文化差异,从而避免冲突,以提高人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关键词: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3-0139-02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和德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领域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也愈来愈频繁。但由于中德文化的差异,这种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交往却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冲突。并且这些冲突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德国都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因此引起这些冲突的文化差异也成为跨文化日耳曼学研究的热点。
提到中德文化交流,人们立刻便会想到现任欧洲华人学会理事长、德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关愚谦先生。关先生与中德文化交流有着深刻的渊源,他的妻子海佩春也是一位德国作家、汉学家。这些年,海佩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写作中,她与关先生共同完成了10本书的撰写和翻译工作,为中德文化交流搭桥献策。《德国媳妇中国家》是近年海佩春出版的一本专著,许多作家都给予此书高度评价。冯骥才说:“一些学者警告我们,未来的世界将要因文明的不同发生冲突乃至对决,本书的一对主人公却用相互的爱否决了这种可怕的预言。”铁凝评价说:“一双?德国媳妇?的眼睛,诚恳、善意地观察并眷顾着她的中国家。通篇客观、率直又不乏幽默的语言,讲述着两种文化的相遇、试探、碰撞与融汇。”这本书以一个中国大家庭为背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叙述视角描写了德国人眼中的中国、中国人、中国传统和中国文化。展现了中德文化在家庭观念、爱情观念、等级观念方面的差异及中德文化的冲突与调和等,为我们了解中德文化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因此本文以此书为例,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为工具,着重解释中德文化在这五个维度上的差异。 一、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
文化现象错综复杂,文化差异包罗万象,要能较好地区分、比较两种文化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幸亏有那些对文化痴迷的学者们多年来孜孜不倦的研究,他们提出了区分文化差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