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对 仗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8 19:20:3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对 仗

所谓对仗,指一联中的出句和对句在相应的位置上,词性、词组结构相同,两两相对,像古代的仪仗队一样。语言学家王力说:“对仗,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虚词对虚词。”

依照律诗的对仗概而言之,词大约可分为以下九类: 1.名词 2.方位词 3.动词 4.形容词 5.数量词 6.副词 7.象声词 8.代词 9.虚词

名词旧时又分为若干小类,如天文、地理、人事、时令、宫室、服饰、器用、饮食、草木、虫鱼鸟兽等等。

方位词自成一类,主要是东、南、西、北、左、右、前、后、上、中、下、内、外等字。数词自成一类:孤、独、多、半等字也算数目。形容词中的颜色字自成一类。这三类词很少跟别的词相对。

此外,连绵词只能跟连绵词相对。所谓连绵词,是指由两个音节联缀而成的单纯词。包括双声、叠韵、非双声叠韵三种。双声词是由两个声母相同的音节构成的单纯词。如蜘蛛、参差、澎湃等。叠韵词是由两个韵母相同的音节构成的单纯词。如阑干、徬徨、逍遥等。非双声叠韵词是由两个声母不同、韵母也不同的音节构成的单纯词。如玻璃、玛瑙、芙蓉等。连绵词当中又可再分为名词连绵词(如鹦鹉、翡翠等)、形容词连绵词(如逶迤、磅礴等)、动词连绵词(如邂逅、徜徉等)。不同词性的连绵词一般不能相对。叠音词也只能跟叠音词相对。如“萧萧”对“滚滚”、“漠漠”对“阴阴”、“冉冉”对“翩翩”等。

从对仗的严格程度来说有工对与宽对之分:

所谓工对,指出句和对句的词组和词性对得工稳整齐。即在出句和对句的同一部位,工对要求词组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或相反。能按小类的划分构成对仗,如名词中的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人物对人物,形容词中的颜色字对颜色字,数量词中的数量对数量,那就可以称之为极工。如:

南檐纳日冬天暖,北户迎风夏月凉。

(白居易《香炉峰下新卜山房》)

此联就词组结构而言,“北户”对“南檐”,为偏正对偏正;“迎风”对“纳日”,为动宾对动宾;“夏月凉”对“冬天暖”,为主谓对主谓,毫发不差。就词

1

性而言,“北”对“南”,方位词对方位词;“户”对“檐”,名词对名词(居室部分对居室部分);“迎”对“纳”,动词对动词;“风”对“日”,名词对名词(天文对天文);“夏月”对“冬天”,名词对名词(时令对时令);“凉”对“暖”,形容词对形容词。写诗能达到如此工整的地步是很少见的。一般来说,能做到词组、词性都可相对就算是工对。如: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杜甫《不见》)

此联就词组结构而言,出句和对句相同。但若看字面按照某些韵书里附载着的门类,“诗”字属文学门,“酒”字属饮食门,不属同一范畴,由于都是名词,更由于自有诗人以来,就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故以“酒”对“诗”,算是工对。他如“金”与“玉”,“金”与“石”、“人”与“地”,“人”与“物”,“兵”与“马”等等,用为对仗,都被认为工对。

凡是一联之中,或词组对得不十分严格,或词性对得不怎么工整,这种对仗,便被称为宽对。如:

下药远求新熟酒,看山多上最高楼。 (张籍《书怀寄王秘书》)

此联上下两句,词组结构虽然相同,但“药”与“山”、“酒”与“楼”,只是词性大类相同而已。

更宽一点的就是半对半不对,如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杜甫《月夜》)

此联就词组而言,“遥怜”与“未解”,都是偏正结构,可对。“小儿女”是偏正结构,“忆长安”是动宾结构,不能相对。从词性看“未”是副词,“遥”是形容词;“小”是形容词,“忆”是动词。“儿女”属名词中的人伦类,“长安”属名词中的地理类,对得都不工整,为了内容的需要,诗人在形式上也就不讲究了。

几种对仗形式技巧:

1.流水对,又叫“串对”。凡是两句之间一脉相承,构成一个整体,表达出一个完整意思的对仗形式,便称为“流水对”。一般的对仗,是平行的两句话,它们各自独立。流水对上下两句缺一不可,独立起来便没有意义,至少意义不全,

2

而且不能颠倒。如: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李白《送友人》)

此联是一句话分为两句说。大意是:自从在此送别以后,友人便独个儿象飞蓬一样开始走上万里征途。显然,这里的上下两句是一个整体,如果去掉下句,上句便没有着落。

其他象“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骆宾王《在狱咏蝉》)、“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王维《辋(m?ng3)川闲居》)、“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刘眘(shèn4)虚《阙题》)、“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悼亡》)等等,都应作如是观。

2.当句对,亦称“自对”。即除了上下句之间词语相对之外,在一句之内前后词语亦自成对仗,故称。句中使用当句对,上下两句之间的对仗可以放宽,不必讲究。如: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杜甫《曲江对酒》)

此联下句“黄鸟”、“白鸟”,对上句“桃花”、“杨花”,不算工整。但本句之内,用“杨花”对“桃花”,“白鸟”对“黄鸟”,上下两句相互配合,便显得十分工整了。再如:

吴楚东南坼(chè),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此联以“乾坤”对“吴楚”,是以天文对地理。以“日夜”对“东南”,是以时间对方位,用的是所谓“邻对”。但上一句之间,以“楚”对“吴”,以“南”对“东”;下一句之间,以“坤”对“乾”,以“夜”对“日”,用的便是工对了。 也有无论上下句对仗和当句对仗都很工整的,如: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此联以“柳暗花明”对“山重水复”,从词组来看,是联合式对联合式。从词性来看,是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就当句而言,“水复”对“山重”,“花明”对“柳暗”,可谓极工。

3

3.交错对,又称“蹉对”。指出句和对句的词语不拘位置,颠倒错踪。如: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李商隐《隋宫》)

此联是以“鸦”对“萤”,以“暮”对“火”。若改“萤火”为“火萤”,非但不成话说,平仄也不协调。又如:

裙拖六幅湘江水,髻(jié2)挽巫山一段云。 (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

此联是以“巫山”对“湘水”,以“一段”对“六幅”。若改“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一段巫山云”,对仗工整,文理也通。但平仄不调,所以非颠倒过来不可。

再如宋胡仔《苕(tiáo2)溪渔隐丛话》引《艺苑雌黄》说:“僧惠洪《冷斋夜话》载介甫诗去:‘春残叶密花枝少,睡起茶多酒盏疏。’……此一联以‘密’字对‘疏’字,以‘多’字对‘少’字,正交股用之,所谓蹉对法也。”若改为“春残叶多花枝少,睡起茶密酒盏疏”,上句勉强可通,下句的“茶密”便不成话。且如此一改,平仄也不协调。

由上述三例可见,交错对都是在词语对仗安排与格律发生矛盾的时候,才采用这种形式加以补救的。

4.借对,又称“假对”。有两种情况:一是字面能对而词义不能对的,称“借义”;一是谐音能对而词义和字面都不能对的,称“借音”。“借义”的如: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李商隐《马嵬》)

此联是以“牵牛”对“驻马”。但“驻马”是动宾词组;“牵牛”是星宿名,属名词。二者本不能对,可是拆开来看,“驻”是动词,可对动词“牵”;“牛”,由甲义换为乙义来理解,是动物,正好对动物的“马”。字面上便十分工整。借音的如: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昼眠。 (杜甫《恨别》)

此联是以“白”对“清”。“白”是颜色字,“清”则不是。但借“清”为“青”,便可用来对“白”。

4

搜索更多关于: 对 仗 的文档
对 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v1qm6k8wi4bptb11x4w7g2499ip7300mm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