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中共湛江市麻章区委七届三次全体会议文件之一
思想大解放 干劲大提高
勇当建设城乡协调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排头兵
——在中共湛江市麻章区委七届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008年1月 日)
郑 剑 戈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区委常委会向全会作报告。
区委七届三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在湛江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总结去年工作,部署今年工作,动员全区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城乡协调、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示范区,推动麻章经济社会实现大发展、大跨越,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
1
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
2007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区召开第七次党代会,描绘了今后五年麻章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省第十次党代会作出加快建设以湛江为中心的粤西城镇群中心的决策部署,为麻章实现跨越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我区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一年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取得全面进步。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07年,全区完成GDP34.2亿元,增长15.1%,增速居全市第一,创12年来新高;人均生产总值达 元,比2000年翻一番。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增速居全市第 。全区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 %,在全市排名第 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达到1.17亿元,比2006年净增 万元,增长 %。
——园区经济初具规模。投入资金万元,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打造新型工业园区。目前,园区集聚形成了农海产品加工、木材加工、音像制品、电子、塑胶、包装,医药、建材等几大产业群,成为湛江市重要的中小企业工业基地之一。2007年,工业园区引进规模以上工业项目 个。园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
2
业 家,年产值超亿元以上工业企业有 家。
——“三农”工作稳步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 亿元,增长 %。农民人均年纯收入 元,增长 %。全区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家。
——城区建设迈上新台阶。高标准、高效率、大气魄、大手笔推进城市改造和建设,着力打造园林式新城区。05年以来,投资1.29亿元高标准改造了西和西北出入口,改造建设了城区主干道4条、小街小巷113条;铺设排污管道27000米,安装路灯1417盏,铺设人行道彩砖15万多平方米;城区新增绿化面积28万平方米;建成占地260亩的麻章花卉公园、20亩的百荟公园,修建小游园、街头绿地20多个。城区绿化覆盖率达62%。实现了城区街道硬底化、主干道亮灯化、大街园林绿化、城区整洁化,促进了城郊型经济向城市型经济转型,大大改善了发展环境,提升了城区的品位。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公共财政体制等各项改革,破除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推进建效能型、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机关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实现内源型经济与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全区外贸进出口 亿美元,增长 %,其中出口 亿美元,增长 %。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增长 %。
3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投入900多万元,对城区卫生死角垃圾、杂草、淤泥进行了全面清除,拆除违章建筑1340宗7万平方米,建成3个样板小区,初步建立起城乡保洁长效机制,城乡卫生状况显著改观。深入实施“六个一”工程,全区新农村建设取得较好成效,特别是麻章镇的新农村建设正朝着连线扩面、成片集群的方向发展。全区新建省文明村、市文明村各1条,市生态文明村8条。已建成省卫生村6条,占全市30条的20%。着力解决好工业污水处理问题,已完成麻章污水处理厂征地工作。积极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成为湛江市第三个成功创建的省林业生态区。实施节能减排工程,全区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累计投入5000万元,节约能源2500万元。大力推进治污保洁和城镇水环境综合整治,全区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民生问题进一步改善。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直接减轻农民负担641.3万元。大兴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农村农业防洪抗灾能力进一步加强。太平海提达标加固工程已完成投资2980万元,建成15公里,占总长的61.25%;湖光旧县联围达标加固项目已进入实施招投标阶段。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5宗。解决农村0.3万人饮水困难问题。加快农村安居工程建设,全年完成344户农村贫困农民住房改造。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256个,技能培训农村青年91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84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积极构建城乡居民保障体系,全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19935人,失业保险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