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14)1933年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附答案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 10:02: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解析:凯恩斯主义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新自由主义主张国家干预与市场自由调节相结合,苏联模式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主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均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减少的趋势,故A项正确。企业国有化与此趋势相悖,B项错误;中国的转变并非源于经济危机的推动,C项错误;中国模式和西方模式有本质的不同,D项错误。

11、(1)措施:强制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国家对农民损失给予补贴;用税收杠杆限制农产品生产。

目的:稳定和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从而缓解危机。

(2)状况:社会阶级矛盾逐渐激化,有组织的大规模工人罢工游行和农民示威斗争不断出现。 影响:缓和了潜在的激进工农运动,维护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

(1)根据材料一“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对农民损失给予补贴等方面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再从稳定和提高农产品价格、缓解危机等方面说明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二“几乎每一个大城市都有工会联盟和共产党组织的大游行和抗议,中西部农民也进行了有组织的罢工和示威”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工人罢工游行和农民的示威斗争等方面指出大萧条时期美国的社会阶级矛盾状况。再从缓和工农运动、维护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等方面说明罗斯福新政对美国政治的影响。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14)1933年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附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va136o74s6cyp27lz4y3h0qq02udc01btf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