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1.2 [单选] [对] 关于药品稳定性的正确叙述是 D
1.3 [单选] [对] 荷负电药物水解受OH-催化,其水解速度常数K随溶液离子强度增加而发生B
1.4 [单选] [对] 带相同电荷的药物发生反应,反应速度常随溶剂介电常数的减少而发生变化B A K? B K? C 不变 D 不规则变化. B 1.5 [单选] [对] 药物的有效期通常是指 B 2.1 [多选] [对] 药物稳定性加速试验是1ABD
2.2 [多选] [对] 影响药物溶液降解的外界因素有 2ACE 2.3 [多选] [对] 关于药物稳定性叙述正确 的是3ABDE
2.4 [多选] [对] 对于容易氧化的药物,可采用的方法包括 A B C D E ABCDE 2.5 [多选] [对] 药物制剂稳定化可采用的方法为 ABCDE
? ? ? ? ? ? ?
3.1 [判断] [对] 药物稳定与否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的化学结构,外界因素则是引起变化的条件V 3.2 [判断] [对] 确定药物的最稳定的pH后,应该按该制剂最稳定的pH进行调节 X 3.3 [判断] [对] 加速试验为制定药物的有效期提供依据 X 3.4 [判断] [对] 微量金属离子能促进氧化反应 V
3.5 [判断] [对] 玻璃作为包装材料能够释放出碱性物质和某些不溶性碎片V
《药剂学》第13章在线测试
恭喜,交卷操作成功完成!你本次进行的《药剂学》第13章在线测试的得分为 20分(满分20分),本次成绩已入库。若对成绩不满意,可重新再测,取最高分。
测试结果如下:
? ? ? ?
? ? ? ? ? ? ?
1.1 [单选] [对] 5克(CRH为78%)的A与20克(CRH为60%)的B混合,不发生反应,则混合物的 CRH是 C
1.2 [单选] [对] 对于同一种粉体来说 A
1.3 [单选] [对] 粉体粒子大小是粉体的基本性质,粉体粒子愈小 A
1.4 [单选] [对] 在一个容器中装满药物粉末,然后向其中通入一种不能渗透进入粒子内部的气体,即它只能充满粒子之间的空隙。用容器的体积减去通入气体的体积,用所得的数值求算粉体的密度,得到的是 B 1.5 [单选] [对] 下列关于休止角叙述正确的是 D 2.1 [多选] [对] 与粉体的流动性有关的参数有 1AE 2.2 [多选] [对] 下列关于休止角的正确叙述是 2CE 2.3 [多选] [对] 测定粉体的粒径时可采用 3ABD
2.4 [多选] [对] 为了改善粉体的流动 性可采用 4ABCD 2.5 [多选] [对]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5AB
3.1 [判断] [对] 无相互作用的水溶性药物混合后,混合物的临界相对湿度比单一物料时的临界相对湿度都低 V
? ? ? ? 3.2 [判断] [对] 水溶性药物迅速增加吸湿量时的相对湿度为临界相对湿度 V 3.3 [判断] [对] 休止角大的粉体流动性好 X 3.4 [判断] [对] 粉体的粒度越小其流动性越好 X
3.5 [判断] [对] 筛析法仅适用于较粗大的粉体粒径的测定 v 《药剂学》第16章在线测试
恭喜,交卷操作成功完成!你本次进行的《药剂学》第16章在线测试的得分为 20分(满分20分),本次成绩已入库。若对成绩不满意,可重新再测,取最高分。
测试结果如下:
? ? ? ? ? ? ? ? ? ? ? ? ? ?
1.1 [单选] [对] 下列对包合物叙述不正确的是 A
1.2 [单选] [对] 在固体分散体中药物溶出速率快慢顺序是 C 1.3 [单选] [对] 包合物能提高药物稳定性,是由于 A 1.4 [单选] [对] 可用于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材料是 C
1.5 [单选] [对] 单凝聚法制备微囊时,加入硫酸纳水溶液的作用是 A 2.1 [多选] [对] 药物在固体分散物中的分散状态包括 1ADE 2.2 [多选] [对] 常用的固体分散技术有 2ABCD 2.3 [多选] [对] 制备脂质体的材料有 BD 2.4 [多选] [对] 脂质体的特点 4ABC
2.5 [多选] [对] 药物微囊化的特点是 5ABCDE [多选] [对] 环糊精包合物在药剂中常用于 ABC [多选] [对] 可作为固体分散体的载体的有 ABCDE [多选] [对] 脂质体制备方法包括 ABDE
[多选] [对] 单凝聚法中药物成囊固化可采用 AB
? ? ? ? ? ?
3.1 [判断] [对] 固体分散体不适用于剂量大的药物 V
3.2 [判断] [对] 单凝聚法制备微囊可通过加入凝聚剂,降低高分子材料的溶解度而成囊,并且这种过程是不可逆的 X
3.3 [判断] [对] 复凝聚法制备微囊必须要用带相同电荷的两种高分子材料作为复合材料 X
3.4 [判断] [对] 脂质体是由类脂双分子层组成 V 3.5 [判断] [对] 脂质体广泛用作抗癌药物载体V
《药剂学》第17章在线测试
恭喜,交卷操作成功完成!你本次进行的《药剂学》第17章在线测试的得分为 20分(满分20分),本次成绩已入库。若对成绩不满意,可重新再测,取最高分。
测试结果如下:
?
1.1 [单选] [对] 渗透泵型片剂控释的基本原理是 D
? ? ? ? ? ? ? ? ? ? ? ? ? ? 1.2 [单选] [对] 最适用于制备缓、控释制剂的药物半衰期为 B
1.3 [单选] [对] 测定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时,至少应测定几个取样点 C 1.4 [单选] [对] 控释小丸或膜控型片剂的包衣中加入PEG的目的是 D
1.5 [单选] [对] 若药物在胃、小肠吸收,在大肠也有一定吸收,可考虑制成多少时间服一次的缓控释制剂
2.1 [多选] [对] 口服缓释制剂可采用的制备方法有 1BCDE 2.2 [多选] [对] 控释制剂的特点是 2ACDE 2.3 [多选] [对] 下列哪些属缓、控释制剂 3ABDE
2.4 [多选] [对] 对缓(控)释制剂,叙述不正确的是 C4ABCD 2.5 [多选] [对] 控释制剂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包括 5ABCDE 3.1 [判断] [对] 缓释制剂可由速释和缓释两部分组成 V
3.2 [判断] [对] 挤出滚圆法制得小丸,再在小丸上包衣可制得膜控释小丸 V 3.3 [判断] [对] 用渗透压活性物质等为片芯,用醋酸纤维素包衣的片剂,片面上用激光打孔为渗透泵片 V
3.4 [判断] [对] 用羟丙甲纤维素为骨架制成的片剂为溶蚀性骨架片 X 3.5 [判断] [对] 渗透泵型片剂的释药速率与胃肠道pH有关X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