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重庆市第一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考前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8 6:09: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考前热身考试理科综合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衰老的生物体内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B.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对于生物体是有积极意义的 C. 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坏死的结果

D. 细胞衰老表现为细胞核体积变小、色素积累、细胞不能继续分化 【答案】B

【解析】衰老的生物体内的细胞不都处于衰老状态,如造血干细胞,A项错误;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都属于正常的生命历程,对有机体都是有利的,B项正确;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C项错误;细胞衰老最终表现为细胞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变大,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不是同步的。2、衰老的细胞,细胞变小,但细胞核变大。3、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有本质的区别,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主动死亡的过程,对生物有利,而细胞坏死是不利因素引起,对生物有害。

2. 下列几种生物学现象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某人因为交通事故导致脊髓从胸部折断,膝跳反射可能不会存在,但针刺足部有感觉 B. 新生儿出生六个月内不易生某些传染病,因为其皮肤、黏膜有极强的杀菌能力

C. 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叮咬正常人、与艾滋病患者拥抱、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冲水马桶都可以传染艾滋病

D. 密封果酒发酵装置是因为发酵的微生物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D

【解析】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腰部的脊髓,所以因交通事故某人脊髓从胸部折断,膝跳反射的中枢没有被破坏,所以膝跳反射存在,足部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脊髓在胸部段折断,兴奋不能经脊髓传至大脑皮层,所以针足部部无感觉,A项错误;新生儿在胎儿期从母体血液中就获得了抗体,因此新生儿在出生后六个月内一般不易生某些传染病,B项错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叮咬正常人、

- 1 -

与艾滋病患者拥抱、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冲水马桶都不会传染艾滋病,C项错误;密封果酒发酵装置中发酵的微生物是酵母菌,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从而制成果酒,D项正确。 3. 下列关于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B. 神经调节人体呼吸频率的中枢位于下丘脑

C. 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

D. 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和成熟 【答案】C

【解析】免疫调节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A项错误;神经调节人体呼吸频率的中枢位于脑干,B项错误;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因此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其纤维长度明显增加,C项正确;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不能促进子房发育,D项错误。

【点睛】解答D选项,要注意乙烯的功能,乙烯是促进果实成熟,而不是促进果实发育,生长素才是促进果实发育生长。

4.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个群落取代另一个群落是指优势取代 B.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也是一种群落演替现象 C.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D. 群落演替一定就是原有物种的恢复 【答案】D

【解析】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个群落取代另一个群落是指优势取代,A正确;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也是一种群落演替现象,属于次生演替,B正确;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C正确;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是优势的取代,D错误.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能理解群落演替的概念,群落之间优势取代,而不是完全取代。 5.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B. 杂交育种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获得新物种的方法

- 2 -

C. 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化学、病毒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D. 转基因食品的构成与非转基因食品一样都是由蛋白质,糖类等组成,所以任何转基因食品都是绝对安全的 【答案】A

6. 下列与生物进化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B. 长期地理隔离可能使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 C. 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共同进化 D. 基因频率改变,标志着一定形成了新物种 【答案】D

【解析】生物的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所以捕食者的存在往往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A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只要生物进化了,基因频率一定发生了改变,但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只有当两个种群基因库产生较大的差异时,存在了生殖隔离,才会产生新物种,B正确;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共同进化,C正确;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生物的进化,但不能代表新物种的产生,D错误。 二、非选择题

7. 重庆一中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小麦做了一系列实验:

(1)取小麦根尖经解离、________后制成的临时装片,在其分生区细胞中能看到被明显染色的染色体。

(2)取小麦的根毛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硝酸钾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与其质壁分离复原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2个)。

(3)用白炽灯给小麦植株提供光源使其正常生长,若更换为相同光照强度的绿光灯,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的NADP+/NADPH的比值__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 3 -

(4)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在T1和T2两种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利用等量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编组为A、B。反应结束后使淀粉酶失活。

第二步:从A、B两组装置中取出等量溶液,分别倒入U形管的甲、乙两侧,此时两侧液面高度相同,—段时间后观察U型管两侧高度变化。

若甲侧液面高于乙侧,则说明该淀粉酶的活性在T1温度下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在T2温度下。为确定T2温度和该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关系,利用T3温度(T3>T1)替代T2温度重复上述实验,若甲侧液面低于乙侧,则说明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大于T1温度。

【答案】 (1). 漂洗、染色 (2). 线粒体、核糖体、液泡 (3). 上升 (4). 大于 (5). —定

【解析】试题分析: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最强,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在高温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改变,导致酶变性失活。图中甲乙液面的变化与两则浓度有关,淀粉酶活性越高,淀粉分解越快,浓度就越高,液面将上升,相反,液面下降。 (1)取小麦根尖经解离、漂洗、染色后制成的临时装片,在其分生区细胞中看到被明显染成深色的是染色体。

(2)根毛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硝酸钾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原因是因为跟细胞主动吸收了离子,导致细胞液浓度增加,细胞吸水而自动复原,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因此参与的细胞器由线粒体、核糖体和液泡。

- 4 -

(3)由于叶绿体几乎不能吸收绿光,当更换为相同光照强度的绿光灯,光合作用降低,光反应产生的NADPH减少,但此时暗反应还继续产生NADP+,因此叶肉细胞中的NADP+/NADPH的比值上升。

(4)若甲测液面高于乙侧,表示甲侧的渗透压高,淀粉分解的多,说明该淀粉酶的活性在T1温度下大于T2温度下。为确定T1温度和该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关系,利用T3温度(T3>T1)替代T2温度重复上述实验,若甲测液面低于乙侧,表明淀粉分解量高,说明T3温度比T1温度更接近最适温度,因此说明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一定大于T1温度。 8. 回答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某同学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头朝下疾驰时,该同学感到心怦怦直跳,并狂呼乱叫,该同学的这些反应是__________调节的结果。促进心跳加快的主要激素是__________。该同学坐完过山车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原因之一是相比于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2)某同学饮水不足会使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激素增加,同时兴奋传到_____________,使人主动饮水。人体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神经一体液 (2). 肾上腺素 (3). 作用时间长 (4). 抗利尿 (5). 大脑皮层 (6).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7). —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另一方面,内分泌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等有关知识,解答本题关键是能够掌握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识记水平衡调节的过程,再结合题意,就能准确解答。 (1)某同学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头朝下疾驰时,该同学感到心怦怦直跳,并狂呼乱叫,这是神经一体液调节的结果,肾上腺素能够促进心跳加快.该同学坐完过山车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原因之一是相比于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具有作用时间长的特点。 (2)某同学饮水不足,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最终导致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同时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使人主动饮水.由于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因此人体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

- 5 -

重庆市第一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考前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veqo4q8a16et871df8g8njyy26yqz018m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