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粮库温湿度智能监控系统设计
2.1.4 显示模块
显示部分是用来显示SHT11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本系统中是实时显示检测到的温、湿度值,显示部分选用LM016L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
LM016L液晶显示器的引脚图如图2.10所示:
图2.10 LM016L引脚图
LM016L引脚功能简介如下:
VSS(1脚):一般接地。 VDD(2脚):接电源。 VEE(3脚):对比度的调整端。 RS(4脚):寄存器的选择端。 R/W(5脚):读写信号线平。
E(6脚):E端为使能端,下降沿使能。
DB0~DB7(7脚~14脚):三态、 双向数据总线;
其中DB0~DB3(7脚~10脚)为低4位;DB4~DB7(11脚~14脚)为高4位,具体介绍如下:
DB0(7脚):第0位,这个位是最低位。 DB1(8脚):第1位。 DB2(9脚):第 2位。 DB3(10脚):第 3位。 DB4(11脚):第 4位。 DB5(12脚):第 5位。 DB6(13脚):第 6位。
–13–
基于单片机的粮库温湿度智能监控系统设计
DB7(14脚):第7位,这个位是最高位。
系统中显示部分的电路图如图2.11所示:
图2.11 显示模块电路图
2.1.5 继电器模块
因为本设计以单片机为中心控制模块,单片机的电源为+5V,然而风扇、除湿器等设备是+225V,为了保护单片机的安全,单片机不能直接与上述设备相连,故而系统采用继电器连接单片机和上述的那些能够控制粮库温湿度的设备,使其达到保护电路中元件的目的。
本系统是基于单片机的粮库温湿度智能监控系统,当传感器检测到的温、湿度值不在设置的范围内时,单片机通过程序来控制继电器工作:接通或者断开,以达到控制相应设备,使其控制粮库中的温、湿度值,让其能够保持在系统控制的范围内的目的。
继电器具体工作如下:
当检测到的温度超过了系统控制的温度报警的上限值时:蜂鸣器响、报警指示灯亮,降温继电器接通;
当检测到的温度低于了系统控制的温度报警的下限值时:蜂鸣器响、报警指示灯亮,升温继电器接通;
–14–
基于单片机的粮库温湿度智能监控系统设计
当检测到的湿度超过了系统控制的湿度报警的上限值时:蜂鸣器响、报警指示灯亮,除湿继电器接通;
当检测到的湿度低于了系统控制的湿度报警的下限值时:蜂鸣器响、报警指示灯亮,加湿继电器接通;
并且继电器吸合时也有相应LED灯指示。 继电器模块电路如图
所示:
图2.12 继电器模块电路图
2.1.6 按键模块
为了保证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环境和天气等因素对粮库中温、湿度造成巨大的影响,本系统设计了能通过手动按键的方法来改变系统控制的粮库中的温湿度,考虑到手动设
–15–
基于单片机的粮库温湿度智能监控系统设计
置控制范围不会很频繁的使用,故而本设计仅采用了几个按键来完成控制温湿度范围的调节。
本设计采用4个按键,其中1个按键是单片机复位按键,另外3个按键实现对温度、湿度阈值的更改。其按键更改阀值的方法是:
第一次按下设置键进入温度下限的设置,选择递增键增加,递减键减小; 第二次按下设置键进入温度上限的设置,选择递增键增加,递减键减小; 第三次按下设置键进入湿度下限的设置,选择递增键增加,递减键减小; 第四次按下设置键进入湿度上限的设置,选择递增键增加,递减键减小; 第五次按下设置键完成温、湿度阀值的设置。 按键部分的电路如图2.13所示:
图2.13 按键模块电路
2.2 系统软件设计
2.2.1 主程序设计
系统主程序的大概流程是:系统开始工作后调用传感器检测温湿度的程序,显示程序,然后与系统控制的范围相对比,根据结果的判断,是否调用报警子程序,继电器模块子程序。大概流程图如图2.14所示: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