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
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2.a2?4 【解析】 【分析】
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 【详解】
∵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是2cm和acm, ∴由勾股定理,得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a2?22?a2?4(cm). 故答案为a2?4 . 【点睛】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 13.6 【解析】 【分析】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先求出BD,然后在Rt△ABD中,可根据勾股定理进行求解. 【详解】 解:如图:
由题意得:AB=AC=10cm,BC=16cm, 作AD⊥BC于点D,则有DB=
1BC=8cm, 2在Rt△ABD中,AD=AB2?BD2=6cm. 故答案为6.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的知识,关键是掌握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平分底
边,及利用勾股定理求直角三角形的边长. 14.x?50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形可知左边的物体质量比右边的物体质量大,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
由图可知,x?50. 故答案为:x?5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列不等式,仔细观察图形得出左边物体的质量比右边物体的质量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3或6. 【解析】 【分析】
当?CEB?为直角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 ①当点B′落在矩形内部时,如答图1所示.
连结AC,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C?10,根据折叠的性质得?AB?E??B?90?,而当?CEB?为直角三角形时,只能得到?EB?C?90?,所以点A、B′、C共线,即DB沿AE折叠,使点B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B′处,则EB?EB?,AB?AB??6,可计算出CB??4,设BE?x,则EB??x,CE?8?x,然后在Rt?CEB?中运用勾股定理可计算出x.
②当点B′落在AD边上时,如答图2所示.此时四边形ABEB?为正方形. 【详解】
解:当?CEB?为直角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
①当点B′落在矩形内部时,如答图1所示. 连结AC,
在Rt?ABC中,AB?6,BC?8,
?AC?82?62?10,
Q?B沿AE折叠,使点B落在点B′处,
??AB?E??B?90?,
当?CEB?为直角三角形时,只能得到?EB?C?90?,
?点A、B′、C共线,即DB沿AE折叠,使点B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B′处,如图,
?EB?EB?,AB?AB??6,
?CB??10?6?4,
设BE?x,则EB??x,CE?8?x, 在Rt?CEB?中,
QEB?2?CB?2?CE2,
?x2?42?(8?x)2,
解得x?3,
?BE?3;
②当点B′落在AD边上时,如答图2所示. 此时ABEB?为正方形,
?BE?AB?6.
综上所述,BE的长为3或6. 故答案为:3或6.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折叠问题:折叠前后两图形全等,即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也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注意本题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避免漏解. 16.1 【解析】 【分析】
设正方形ODCE的边长为x,则CD=CE=x,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F=AE,BF=BD,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设正方形ODCE的边长为x, 则CD=CE=x,
∵△AFO≌△AEO,△BDO≌△BFO, ∴AF=AE,BF=BD, ∴AB=2+3=5, ∵AC2+BC2=AB2, ∴(3+x)2+(2+x)2=52, ∴x=1,
∴正方形ODCE的边长等于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n?117.na
3【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得到四边形A1C1CD1为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A1D1?C1C,总结规律,根据规律解答. 【详解】
∵A1C1//AC,A1D1//B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