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15课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4 13:51: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15课 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汉朝在中国历史上发兵征讨匈奴,开拓四夷,声威远播,是一个重要的朝代。汉朝时期对外交往奠定了古代中外文明往来的基础,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是不同文明之间沟通的具体体现。本课是初中历史第一次提到中外关系,对以后同类问题的教学具有示范作用。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有关史实,认识张骞在西汉民族交往中的作用,了解西域都护设置的有关史实;熟悉丝绸之路示意图,知道丝绸之路;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认识丝绸之路在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

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教材中寻找答案以解决问题;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地图等材料,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的分析问题;利用角色扮演的模式,让学生重温历史事件。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分析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张骞出使西域的介绍,使学生体会学习张骞身不屈不挠、敢于冒险和开拓的坚强意志。

(三) 重点、难点:

1 重点: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2 难点: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 教学方法: (一)学情分析:

此次教学的对象是长沙市明德中学初一年级的一个普通班,刚进中学的他们充满了好奇心,但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学内容上我就选择以教材为主,同时教会他们如何把握教学内容,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是这一阶段的当务之急。

(二)教法:

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维;亲历角色,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创设问题情景,拓宽教学空间。

三 学法选择:

遵循有效学习的原则,采用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方式;通过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设置情景,学生参与的过程来完成学习。

四 教学流程:

本课主要围绕“一个人物、两条路线”这一线索而展开。在具体操作上主要是通过带领一次旅行,利用三个情景,突出三个要点来完成教学。三个要点包括“一人、两路”,三个情景依附于一次旅行,一次旅行统筹整课。

导入:比较秦汉两朝疆域,找出西汉疆域对比秦朝疆域在范围上发生的变化?

预期效果:汉朝的疆域比秦朝的疆域广,西汉疆域在西北地区范围大大扩展。

(一)张骞通西域

教师过渡:为了让我们对西北地区的历史有一个更详细的了解,今天就让老师来做导游,带

领大家体验黄沙万里的西域风情。我们坐上列车,经过河西走廊,来到敦煌,进入情景一。

情景一:看到敦煌壁画里有一幅“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我就此提出问题:1.“西域”

是指什么地区?2. 张骞为什么要出使西域?

这是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请大家结合教材找出正确的答案。

预期效果:西域是指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公元前138年张

骞出使西域是为了联合大月氏。

教师过渡:张骞(?~前114),汉中成固人,西汉官吏,外交家。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应募出使西域。张骞克服了重重困难,前后历经了13年,终于回到长安。他取得了什么成果?

预期效果:了解了西域各国的地理、风俗和民情。

教师过渡:随着汉朝与匈奴关系的变化,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奉令出使西域,请大家通

过与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内容作对比,完成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

第一次 前119年 第二次 时间 公元前138年 任务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成果 熟悉了西域的 访问西域各国 建立友好关系

交往日趋频繁,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 再请同学们来讨论一下这些熟悉的物产东西往来的方向,并做出判断:

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再给出最终的判断。

根据上面这一部分内容,现在大家来总结一下出张骞通西域所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预期效果:第一,从此中原和西域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第二,同时也为丝绸之路

的开辟提供了条件。

(二)丝绸之路

教师过渡:我们一路西行,从敦煌来到鄯善(今新疆若羌县)境内,进入情景二。 情景二:看到当地的居民跟我们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都是高鼻梁、深眼眶、肤色较浅。

尽管如此,我们今天仍然共同生活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那新疆地区从什么时候才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呢?

预期效果: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师过渡:再从鄯善到疏勒(今新疆喀什),进入情景三。

情景三:在一间丝绸店里,老板向我们炫耀:店里有一种丝绸——古罗马执政官凯撒(公元前

1世纪)曾经穿过这种丝绸做的衣服。这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中国丝绸是如何传到古代欧

洲去的?请大家阅读教材,结合地图解答这一问题!

预期效果: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商人往来运送丝绸的通道。从长安出发,往西经过西河走廊,

到达敦煌,分为南北两条路线,进入新疆境内;南线经鄯善、于阗越过葱岭进入中亚;北线出玉门关,沿着塔里木河,到达疏勒,越过葱岭进入中亚;再经过西亚进入今天的欧洲地区。

教师过渡:除了陆上丝绸之路外,还有一条举世闻名的海上丝绸之路!提到了“海上丝

绸之路”,那海上丝绸之路是从那个朝代开始开通的?

预期效果:从汉代开始,中国人就开通了从广东到印度去的航道,人们把这条海上贸易往来的航线,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教师过渡:海上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怎么走?请看屏幕,结合屏幕上的地图来找出正的

路线来:

预期效果:从今天的广东沿海港口出发,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

岸,最终于到达印度半岛。

教师强调:这里请大家务必要记清,汉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

(三) 班超经营西域

1.班超

班超为史学家班彪之子,《汉书》作者班固之弟。东汉和帝永元七年(公元95年),班超被封为“定远侯”。

2.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受命率36人出使西域。后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护,管辖西域。

五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亲历历史遗迹,激发学生的兴趣,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了陶冶,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但同时还应该时刻注意学生的思维是否跟上上课的节奏!另外,还要注意把握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

课堂练习:

1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在于(B)

A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B 密切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C 设立西域都护 D 控制西域各族

2 新疆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A) A 西汉时期 B 秦朝时期 C 战国时期 D 东汉时期

3 汉朝时期一个满载丝绸与瓷器的驼队,从长安出发到大秦去,这个商队必须要经过的地方是(按顺序排出)( D )

①玉门关 ②河西走廊 ③安息 ④鄯善 ⑤于阗 ⑥塞琉西亚 ⑦葱岭 A ③⑥⑦②④⑤ B ①②⑦⑤③④⑥ C ②④⑥⑦⑤③ D ②①④⑤⑦③⑥

第15课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vs0022xbb6h1tx45fj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